锅炉锅筒过热变形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1 锅炉缺陷概况南平市某单位一台 DZL4-1.25-W11 锅炉蒸发量是 4t/h,工作压力是 1.25MPa,现已使用 6 年,2025 年 1 月 24 日,笔者在对该设备进行内部检验时发现,该设备的锅筒底部水侧堆积大量的片状水垢。经清除水垢后发现锅筒底部有二处鼓包变形缺陷。其中一处离前管板1030mm,面积为 400mm×360mm,呈椭圆状,鼓出变形高度为 60~70mm,另一处离前管板 1830mm,面积为 390mm×335mm,呈椭圆状,鼓出高度为 60~70mm。进一步检查发现锅筒、烟管、水冷壁管及前后管板等主要受压元部件结有水垢,垢厚 2~3mm。2 缺陷原因现场检验与分析根据现场检验结果分析推断,造成该缺陷的直接原因:第一,由于锅筒外部受火加热、内部水垢堆积,造成锅筒底部的高温区局部材质的过热超温(水垢的形成使金属的传热速度大大减慢产生过烧),使强度下降变软(低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在锅筒内部蒸汽压力的作用下发生鼓包变形;第二,从烟管脱落下来的大量片状水垢堆积在锅筒底部未能及时清除洁净。造成该缺陷的间接原因是:第一,企业的锅炉管理人员思想不重视,麻痹大意,使管理不到位,锅炉操作人员和水处理操作管理人员不按要求操作,造成锅炉水质处理不合格和锅炉排污不科学、不到位,致使锅炉的烟管、锅筒及水冷壁管等主要受压元部件结了大量水垢。查阅该企业半年内有代表性的若干份锅炉水样化验报告,给水的硬度在 0.8~1.8mmol/L,其标准值≤4mmol/L,给水 pH(25 oc]值在6.6~6.8,低于标准值 7.0~10.0;锅水酚酞碱度 2.8~5.6mmol/L,低于标准值 6.0~18.0mmol/L;锅水的全碱度 3.7~6.0mmol/L,低于标准值 8.0~26.0mmol/L;溶解固形物 3.03×103~3,67×103 mg儿,标准值≤5.0×103mg/L;锅水的 pH(25℃)值在 9.6~10.2,低于标准值 10.0~12.0,从水质化验数据来看,除了给水的硬度和锅水的溶解固形物达标外,锅水的磷酸根、酚酞碱度、锅水的全碱度和给水的 pH(25℃)值等均没有达到标准。第二,没有做好科学的定期排污工作,加速了锅筒、烟管及水冷壁管等主要受压元部件的水垢形成。根据现场检验情况分析认为造成该缺陷的主要原因是锅炉运转管理不到位,锅炉的水质处理没有达标,锅炉产生大量水垢后未能及时清除,定期排污不科学、不到位。3 整改方案及实施根据《锅炉检验规则》的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要求,对该二处缺陷进行挖补维修处理,挖补的位置和尺寸范围应根据磁粉检测和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