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井下涌水、突水安全技术措施为仔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法律规范矿井突水、涌水的应急管理工作,提高井下突水、涌水的事故的能力,保证员工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对井下突水、涌水管理责任明确,措施正确有效,资源准备充分,在发生突水、涌水事故后能快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安全措施,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矿床充水条件及水文地质类型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地表水的主要补给来源。降雨入渗率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矿床上覆隔水层厚度较大,矿区构造复杂程度简单。矿山大部分矿床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直接充水水源主要为龙潭组裂隙水、原小煤矿采空区积水、老窑积水、冲沟水,故本矿山属于以裂隙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水文地质类型属二类二型。 二、 矿井水文地质特征 顺发煤矿由原顺发、风华煤矿整合而成,两矿为斜井及平硐开拓,巷道长度约 3800.00m;主要开采 M2+5、M15、M20、M25+26、M30煤层,平均厚度 1.77、1.00、1.47、2.17、1.07m,顶板岩性为粉砂岩及细砂岩,稳定性较好;井底有临时水仓,主要出水形式为地表水通过浅部裂隙及顶板渗入矿井,其次为老窑及采空区积水。目前,巷道内有 14 处出水点:原顺发煤矿 4 处为顶板滴、淋水,流量为 0.008-0.332L/s 。2 处是原风华煤矿为顶板滴、淋水,流量为 0.023-0.146L/s。8 处是在顺发煤矿新系统中,其中 2 处为顶板淋水,流量为0.006-0.444L/s;5 处为探放水点,流量为 0.056-1.722L/s。 三、为仔细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井下突水、涌水工作,防止重大突水、涌水事故的发生。成立防治井下突水、涌水工作机构如下:1、组织机构: 组 长:孙晋成 周长鹏 副组长:张东强 周成平 张成君 张金洋 袁满 蒋新全 管油发 成 员:各科室人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主任由张金洋兼任。2、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查清采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并根据实际编制井下突水、涌水计划并组织实施.2)负责制定顺发煤矿防治井下突水、涌水工作安全管理责任制,并监督实施.3)负责监督落实采区防治水工作的“查、堵、截、疏、排、探、防、躲”八字方针.4)负责每月组织有关人员专门讨论、解决水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加大水情水患排查力度,检查水害防治工作的落实执行情况.5)负责制定顺发煤矿重特大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根据矿防治水部门的安排,负责顺发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