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计算功率的两个公式是功率的定义式,具有普适性。只要在一定时间 内完成了的功,不论是恒力还是变力做的功,也不论物体运动性质如何,均可用公式计算 时间内的功率。应用计算出的功率表示一段时间 内力做功的平均值,所以把这一计算结果称为平均功率,当时间 足够小时,可以认为是该时刻的瞬时功率,高中阶段应用较少。计算瞬时功率常用公式。当公式中 为平均速度时,计算出的为平均功率,当公式中 为瞬时速度时,计算出的为瞬时功率。讨论机车的启动问题,常用进行讨论,当机车功率一定时, 与 成反比,故汽车爬坡时,要获得较大的牵引力,只有减小速度 ,这就是汽车爬坡时必须换挡的原因,否则,要保持速度不变,只有加大油门,增大输出功率。有的同学认为:在一定时,当无限小时,则 无穷大;或 趋于 0 时, 趋于无穷大。就是说额定功率很小的机车,可以有较大的牵引力或很大的速度,这显然与实际不相符。实际上机车在行驶时,总是要受到各种阻力,牵引力不可能无限地减小,实际的机械都具有一定的额定功率,一定的最大速度和一定的牵引力。综上所述,计算功率时,必须弄清是计算瞬时功率还是平均功率,然后正确选择公式进行相关计算。【例 1】某同学进行体能训练,用 100 秒跑上 20 米高的高楼,试估算他登楼的平均功率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A.10W B.100W C.1000W D.10000W【解】设人的质量为 50kg.则有:P=W=100W【点评】本题是一道实际生活中的估算题,题中已经明确要求是计算平均功率,同学们只要对质量大小有比较符合实际的估计,计算出 100 秒内所做的功,然后代入平均功率公式即可解决此题.【例 2】如图所示,质量为 2kg 的木块在倾角 θ=370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sin370=0.6,cos370=0.8,g=10m/s2).求:(1) 前 2 秒内重力做的功;(2) 前 2 秒内重力的平均功率;(3) 2 秒末重力的瞬时功率.【思路点拨】计算平均功率,应先计算该段时间内重力所做的功,然后根据平均功率的公式求解;计算瞬时功率要用公式 P=FVcosθ 求解,为此要先计算 2 秒末的瞬时速度以及速度和该力方向间的夹角.【解】(1)木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 m/s2 前 2 秒内木块的位移:2=4m,所以,重力在前 2 秒内做的功为:W=mgsinθ·s=48J;用心 爱心 专心370 (2)重力在前 2 秒内的平均功率为: =W=24W; (3) 木块 2 秒末速度:v=at=4m/s,重力在前 2 秒末的瞬时功率为:P=m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