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仪和地图(第一课时)一、课标解读:具体内容目标:能在地球仪上确定地理位置。二、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2、了解地球仪上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3、掌握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能划分地球的高、中、低纬度。4、能利用地球仪或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5、反映当代科学成果,接受现代科学知识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难点:经纬度位置确定,东西半球的划分。四、教学设想: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空间理解能力还教弱,数学上还没有学过坐标的表示方法。所以理解经纬网和利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还有一定困难。因此本节课设想采用探究式教学类型,教师少讲,多演示,学生多训练。由浅入深从不同侧重点观察探究地球仪,从学生答题或提问中,帮助学生分析问题,逐步引导正确结论。强调学生自主收集信息的能力,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最后简单补充了“数字地球”的内容,一是调动学生的兴趣,二是能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反映当代先进的科学成果,接受现代的科学知识。总之,整节课力求体现新课标的五个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五、教具选择:地球仪、CAI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上课之前我请大家欣赏一段电影(电影录象)问:在这紧急关头,船上的报务员应该怎么做?“SOS!“泰坦尼克”号和冰山相撞,请求立即救援。位置:北纬41度46分,西经50度14分。SOS!SOS!”“卡帕西亚”号和“奥林匹克号”收到电报后开足马力,向事发地点全速靠近,营救落海乘客。请问:为什么“卡帕西亚”号和“奥林匹克号”能够在茫茫大西洋中找寻道事发现场?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经纬度和经纬网。要学习经纬度我们可以借助地球仪。(二)新授:1、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动画)如果你想知道整个地球表面的情况,或自己处在地球上的位置,你就可以用地球仪,它会直观清楚地告诉你。(演示)老师演示地球仪转动,学生动手感觉。地球仪绕着一根轴转动,这根轴叫做()地轴与地球仪相交于两点分别叫()和()。2、经线和纬线观察探究:(同桌两人一组)观察地球仪,找出连接两极的线,每条形状、长度、各有什么特点?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的线,每条形状、长度等各有什么特点?讨论小结:连接南北极的线叫经线,呈半圆形,长度相等。与地球自转方向同向的叫纬线,呈圆形,环绕地球一周,长度不相等,最长的纬线距离两极相等叫做赤道。3、经线和经度问:每条经线和纬线上表有什么?那么经纬度是如何划分的呢?观察探究:(四人学习讨论小组)观察地球仪,完成探究思考题:(1)找出0度经线的位置,0度经线有条。(2)找出20度或30度经线各有条。(3)从0度经线往西被分为度,称作西经,从0度经线往东被分为度,称作东经。(4)最大经度的经线是度,有条。(5)穿过地轴,0度经线对面的经线为度经线。它们共同组成一个经线圈,把地球等分为两个半球。西经30度和组成一个经线圈(讨论小结)介绍本初子午线:你知道通过英国什么地方的那一条经线是0度经线?问: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0度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毫无疑问东西半球划分是以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的,对吗?4、纬线和纬度下面我们换种方式来进一步了解纬线和纬度。那就是你先自己观察,仿照前面老师关于纬线和纬度的问题相互提问,相互回答。(学生仔细观察,准备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设计问题。学生回答时以地球仪作讲解)。(读图)高中低纬度的划分。5、经纬网与地址的确定。有了经线和纬线组成的经纬网就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方。(1)指出A、B、C、D的经纬度(教师先讲解一个范例,然后学生分析):····302010(2)、北京的经纬度是多少?嘉兴的经纬度是多少?(3)、东经110度北纬20度附近的省会城市是?(4)、趣味题:(讨论)如果两位同学从南极分别以相同的速度沿东经30度和东经50度经线向北走能否相遇?两人在什么地方距离最远?(5)、情景题:(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