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考研复习经验:数学复习从“书”开始 以我个人的经验看来,数学的复习首先是课本,课本是重中之重。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推广的凹凸性证明,我看过的很多书里面都没有提到,而这个在高数课本的习题里面是有所提及的,这个证明方法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点。所以,课本上的概念和性质还是最重要的。我比较推举的课本组合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高等数学辅导同济六版。在我看来,看课本要会看,不要弄懂就行,看书和做题是两个境界,看懂和会做又是两个境界,一定要拿纸笔演算。另外就是多思考,还原课本。有些相似的表述要进行对比,跨章节的东西要前后联系看看,课后习题写完了要想想用了什么定理,下次碰到类似的能不能直接套用,千万不要做完题目就不再看课本了。 进入 6 月份以后,我开始有目的地看一些辅导书了。《考研数学历年真题权威详解》就还可以,作者是一位山东的教授,张天德老师。我买的数三,感觉题的解析还是挺到位的。这里想说的是,数一、二、三近几年的题目复合率越来越高,数一数三很多题目都是相互借鉴,所以不要以为数三就一定会多简单,难题还是要看一看的。这个阶段假如你基础好的话,做真题效果会很不错,但是假如基础还不是很牢固,建议配套一本复习全书,帮助学习。 之后就是强化阶段,大概是 9 月份吧。这一阶段是强化做题的最佳时机。这一阶段题集类的参考书很多,任意一本其实都可以的。我的建议是起码要认真做两遍,才能吃透。10 月份的时候,我就开始做模拟题。用的是《考研数学终极密押 6 套卷》这本书。做题的时候,一定严格掐时间,其实假如你之前复习比较充分的话,我估量一份试卷不会超过两个半小时,我做试卷是用 A4 的打印纸,工工整整写步骤算答案在纸上,最后批改、装订成册的,当时大概我自己改的分数在 135145 之间,没有全对的,总是会出一点差错。只做题是不够的,要注意自己错在哪里,注意总结经验,确保再遇到类似题型不会抓瞎。 进入 11 月份,所有的学生都要开始准备政治,而文科的考生更要准备专业课了,我之前每天给数学的时间是 3 到 4 个小时,进入 11 月开始缩短到 23 个小时,全部用来模拟和复查之前的.错题,模拟题除了上述所列,还会做李永乐等。这段时间数学不能占用太多的时间,而且模拟题的难度基本上都超过真题很多,所以模拟比较低也不要灰心,但一定要弄懂弄会,不要做做就不做了,怕打击不行,你现在怕打击明年一月份你就要受打击,你现在错了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