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导学案 今日我我分享是的《桥之美》导学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4、体会作者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的写法,培育审美能力。 1、 了解从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 2、 找出文中说明性的文字,并指出其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引导学生对本文的重点语句进行入情入理的分析。 一、预习与准备 (一)课前准备 (1)搜集图片资料、雕塑等实物,并为其写一段桥美在何处的说明。 (2)请学生预习课文,对文中不懂的专业术语作了解。 (3)搜集古诗文中写桥的诗句,在下面写出两句,并注明出处、作者 诗句: ,出处: ,作者: 诗句: ,出处: ,作者: (二)相关资料链接 吴冠中,1919 年出生,中国现代画家。1919 年 7 月 5 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乡村老师家庭。从无锡师范初中部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6 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从李超士、常书鸿及潘天寿等学习中、西绘画。 作为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培育。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又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 他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及《狮子林》、《长城》等。出版有《吴冠中画集》、《吴冠中画选》、《吴冠中油画写生》、《吴冠中国画选辑》(1~4)及《东寻西找集》、《风筝不断线》、《天南地北》、《谁家粉本》等。(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年版) (三)标题索引 画家眼中的桥有什么特别的美感呢?作者吴冠中是怎么写桥的美的?在课文中你可以找到答案。 二、展示与沟通 桥梁专家茅以升解释说:桥就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板凳的外形越来越丰富美观。这节课我们来欣赏板凳的漂亮风采。 1、按下列句中注音写出汉字 ① 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xi tng)________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② 方、圆之间相处(h xi)________、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 ③ 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shī jng)________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 2、形似字组词 ① 销( ) 俏( ) 峭( ) 削( ) ② 峻( ) 竣( ) 俊( ) 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