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1、了解书信的写法;继续完成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2、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欢乐的人生。 幻灯片、幻灯机。 1、让学生搜集有关苏霍姆林斯基的生平简介、重要著作,了解其教育思想。 2、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3、问问家长:爱情是什么? 1 课时。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一、设疑导入 1、莎士比亚曾经在一首诗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她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们想知道的。当你遇到这样的疑惑时,你问过你的父母吗?为什么? 2、当苏霍姆林斯基 14 岁的女儿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时,苏霍姆林斯基可能会怎样回答呢? 激发探究兴趣。 二、调动积累,实现资源共享 1、谁来介绍一下苏霍姆林斯基这位教育家的生平、重要著作、教育思想等等? 2、大家很会学习,会搜集资料也是一种能力。今日我们就有幸与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对话。请大家看《致女儿的信》,看看这位教育家在信中是如何与女儿对话的,如何与处于花季中的我们对话的。作者用书信的形式来回答女儿的问题,有哪些优势? 鼓舞学生多渠道地猎取信息和资料,增强阅读积累,拓宽语文视野。 让学生体会到书信的特点。 三、浏览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请学生速读课文,思考:我们在朗读时要以怎样的语气才能表现父亲写信时的心理?(关爱、兴奋)何以见得? 2、我觉得大家是幸运的,这篇文章是第一次选入我们的语文课本。在我们读书时是谈情色变,生怕老师和家长误认为思想不纯洁。今日我们与苏霍姆林斯基谈论爱情这个话题,可谓是时代的一大进步。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奇的话题,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更是那样惊心动魄。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正值花季的少男少女,必定对爱情充满了好奇和遐想。不知大家敢不敢谈论这个话题?尤其是要大胆、大方、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敢不敢? 3、敢,这是大家成长的标志。请再读课文,思考:我为何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提问,却说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有谁来为大家概述这个充满诗意的故事?并请学生点评。 5、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