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讨论性教案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是一篇美文,也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散文名篇。根据本单元学习重点揣摩语言,那么教学本文,应从感受景物的特点入手,来把握作者的感情,进而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品味语言时先让学生充分地尽情地朗读,感受和理解语言之美,然后要求每人选择一段或一两个句子评点,老师适当给以点拨和引导。引入《杨义评〈荷塘月色〉》和《余光中评〈荷塘月色〉》两篇观点相左的文章,让学生沟通讨论。课后以我对《荷塘月色》语言风格的看法为题写一篇短评。 [得意之笔] 1.作者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借荷月言己志。在作者的笔下,荷叶纯洁,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行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该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与作者之品行的相通之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瑕!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才能真正领悟文章独到的艺术魅力) 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比方形象生动,形神兼备,不仅写出了荷花的形态美,而且化静为动给予了荷叶勃勃生机,展现了荷叶少女般的纤柔娇美、绰约丰姿。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无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一句暗喻高妙,逼真地写出了月色的迷蒙暗淡,显示作者渐露忧烦伤感之情。描摹物态,信手拈来自然成文,毫无斧凿之痕,非大家不能为也。 (用词设喻之妙,需要品味,更需要联想) 3.(1)古今中外,许多文学作品都写到了月光,借月光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思。下面四句都描写了月光,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l.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l.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l.月亮上来了,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象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l.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2)下面四句诗,哪一句最符合作者写《荷塘月色》一文的动机和心情? l.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l.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l.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l.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精心设计一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