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采薇》教学目标

《采薇》教学目标_第1页
1/6
《采薇》教学目标_第2页
2/6
《采薇》教学目标_第3页
3/6
《采薇》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研读文本,培育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2、 培育学生由表及里,抓住本质,深化探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能自行翻译,了解作品主旨,熟读成诵。 2、 从诗歌的时代背景,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鉴赏。 3、 适当延伸拓展,启发思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戍边战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由表及里,抓住本质,深化探究文本,由了解戍边战士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并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难点: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品主旨,理解士卒为国赴难中的家园之思。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 提出预习要求。 2、 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资料。 3、 确定主题。 1)充分预习,提出问题,由组长编写问题,并组织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提交老师。 2)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句,初步感知原诗。 通过学生自己提问的方式,促使学生深化预习,独立思考,通过课前组织解决一般问题,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同时可以把简单的问题提前处理而不占用课时,也培育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境导入 《论语》解读 八佾篇第三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学生背诵《八佾篇第三》前面三则内容。 2、仔细听老师讲解。 3、积极回忆《论语》中写到《诗经》的相关条目。 《论语》是高一年级必读的经典,分散在各节课堂之前讲解,能培育学生每日读论语的习惯,同时,通过老师的解读,更明白经典的精髓。孔子与《诗经》有着非同小可的关系,所以,这节课前解读《论语》可以作为导入,自然引入课堂。 课文探讨 温故知新 (1)《诗经》和《诗经》六义。 (2)《采薇》的背景 复习学过的知识,了解本篇课文的背景。 通过复习这些知识,能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好这些知识点。 重点探究:戍边思乡主题 列出六个题目作为探究台阶: (1)该诗的思路结构有什么特点? (2)诗从采薇写起,这跟曰归曰归的思乡情有何关系? (3)前三章所写的薇有无变化?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4)四、五两章表现了什么内容?与浓浓的乡愁矛盾吗? (5)这首诗最经典的景物描写在哪里?你是如何理解的? (6)你怎么理解这首诗交织着士兵思家恋土与保家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采薇》教学目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