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山记“圭皋”何义《自由谈文学》(李国文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 年 7 月版)一书中有《诗人的感觉误区》一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只有作品才是最有说服力的东西,光在那里不断地发表宣言,要大家奉之为圭皋,可又拿不出一定数量和一定质量的作品来佐证自己文学见解是不行的。”这里的“圭皋”显然是“圭臬”之误。“圭臬”即土圭和水臬。土圭,古代用以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器具。水臬,古时测定水平面的器具。因为二者都是古代重要的“标准”,故后来汉语中以“圭臬”比喻典范、准则。“奉为圭臬”即把某事物当作典范、准则。——摘自《咬文嚼字》2013 年合订本,作者:刘从军简介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出生于建阳(今福建建阳),南宋教育家、思想家,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较深的研究。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吸收了当时已有的成果,提出一些对自然界变化的见解,如关于阴阳二气的宇宙演化说、地质变迁说等。作品 朱熹的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通鉴纲目》等。经后人编辑的还有《晦庵文集》《朱子语类》《朱子遗书》等。宋代游记散文在内容上有所扩大,把唐代游记散文融情于景扩大到寓理于景,借山水景物进行说理议论,为游记散文发展又开辟了一条蹊径。——罗昭伦《我国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阅读方法》鉴赏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方略(二)第一,把握写景、抒情和议论的关系。第二,把握写实与写虚的关系。绝壑(hè) 磴(dènɡ) 淙(cónɡ)下瞰(kàn) 蹑(niè) 罅(xià)峭岸(qiào) 璀璨(cuǐ càn) 不可殚数(dān)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A.石磴(dènɡ) 淙淙(zōnɡ)鸟瞰(kàn) 清澈(cè)B.潺潺(chán) 峭壁(qiào)璀璨(cuǐ càn) 殚数(dān)C.博闻强识(shí) 数说(shǔ)瀵涌(fèn) 庵庙(ān)D.罅隙(xià) 拾金不昧(wèi)水声溅溅(jiān) 沟壑(hè)解析:A 项,“淙”读 cónɡ;“澈”读 chè。C 项,“识”读 zhì。D 项,“昧”读 mèi。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左控垂崖 控:临B.然前瞰涧水 瞰:俯视C.水旱祷焉 焉:语气词D.不可殚数 殚:尽解析:C 项,焉:兼词,在这里。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C)A.日光烛之B.旦起下视,白云满川C.石梁跨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