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掌握课后的 10 个生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抹”“播”。 2、正确理解“隐隐约约”“挣扎”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歌声是怎样帮助人们获救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歌声是怎样帮助人们获救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歌曲导入,引出歌声。 1、歌曲引入: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 2、不同的歌声带给人们的感受也不同,听了刚才的歌曲你有什么感受?(指名) 3、歌声不仅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在一些特别的环境中还会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呢!今日,我们所学的课文正是以歌声为题,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出示课题:19、歌声 二、创设情景,走进课文。 1、笛声引入,闭眼想象:(放笛声)故事就在这汽笛声中开始了。1920 年的一个夜晚,海风啸啸,无边无际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大轮船。船上灯火通明,马金纳和其他乘客一样在船舱里兴奋地唱啊、跳啊,欢乐极了! 2.创设情景,体验失望:忽然,他们感觉到船身猛烈地晃动了一下,接着就听见有人大声地喊叫:“不好了,轮船触礁了,要沉船了,快跑啊!”“扑通,扑通……”人群一个一个地跳入了海里。不久,船沉了,落水的人舍命挣扎,可是救生船还是没有来。请你们设想一下,此时的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指名) 3、小结:是的,海水冰冷刺骨,人们的力气也已经耗尽,大家都认为自己已经毫无生还的希望,此时的人们可以说是无望了。 马金纳也不例外,你们瞧,(出示: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谁同意来读读这句话?(指名多人,在指导朗读中理解“筋疲力尽”,并体会马金纳的无望。) 4、这群遇难的人们命运如何?你们想知道吗? 打开书,自由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5、逐段指名读。适当正音 三、品词品句,认识歌声。 1、过渡:读了课文后你们知道故事的结果了吗?(指名)是谁救了他们?(板:歌声)你怎么知道的? 出示:是她,用自己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 2、这是怎样的歌声啊?挽救了那么多人的生命。请你们再自由地读读课文的 2、3 小节,读完后划出描写歌声的句子,并圈出能够体现歌声特点的词语。 3、(指名)出示句子: (1)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 (2)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4、句中哪些词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