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千人糕》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千人糕》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我为大家编写的二年级语文下册《千人糕》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语文课标》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进展的主体。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在他们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育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爸爸的话,告诉我们一块普通的'米糕被称为千人糕的原因,从而使我们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二、学情分析 学生可能都吃过米糕,但对米糕的制作过程比较陌生。因此,学生读课文时会有新奇感。对于本课所渗透的情感熏陶学生可能不易体会,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找出并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2.精读课文,感悟每一件东西都来之不易,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懂得勤俭节约不浪费,珍惜他人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教学难点 精读课文,感悟每一件东西都来之不易,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 方法指导: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采纳小组合作沟通的方法,讨论后,让学生大胆地走上讲台,说一说,写一写。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质疑导入。 1.欣赏千人糕的图片,说感受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千人糕的制作是很复杂的,到底有多复杂呢?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1.理解课文,掌握内容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千人糕里包含哪些东西? (2)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 (3)除了包含的东西外,制成千人糕还需要哪些人的劳动? 生边读课文,边思考。假如有困难,可以互相讨论。 2、参加讨论,师生共同完善板书 千人糕里有米 粉、糖等。 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种稻子时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农药等。糖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