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伴成长》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的: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通过主题活动让孩子知道家风家训,传承家庭美德,强化“感恩父母,对父母负责”的意识,建设文明的家庭文化,通过活动理解中国传统文明礼仪,为“共筑中国梦”努力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二、活动重点:1、搜集相关家风的资料,把自己的家风记录在卡片上。尽量做得精美一些。2、准备讲讲自己家的相关故事。三、活动过程:1、激情导入,了解家风。生:老师您知道___春节,一个被社会冷落许久,被人们遗忘许久的词语逐渐回归公众视野,成为各种媒体、社会争相讨论、反复热议的“热词”吗?师:这词老师还真不知道。生:那我来告诉你吧!这个词就是——家风。那付老师您认为什么是家风呢?师: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 5000 多年的灿烂文化所孕育的许多优良的传统;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生:是呀!好的家风对我们的影响很大。请大家跟我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采访片段。(播放视频)生:看完这个视频,我想大家应该对家风有所了解,那请大家说出几个表示家风的词语吧!(指名回答)勤劳、节俭、爱国、自强、敬业、诚信、友善、谦虚、礼让……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家风生:从古至今颂扬家风的故事有很多,我想一定有同学听过此类故事,那请小组之间交流,并请代表展示分享小故事。(小组讨论、指名发言)①、司马光教子有方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② 、吉鸿昌不忘父训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1920 年,25 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