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及法律完善 当今是互联网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进展极为快速并且猛烈,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进展。然而,在互联网金融高速进展的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安全问题却时有发生。在互联网金融逐渐成为现代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下,如何正视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问题并对其相关法律体系进行完善,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尽快解决的关键问题。由何剑锋编著、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互联网金融监管讨论》一书,以当下的互联网金融高度进展时期为叙述背景,针对互联网金融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化讨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互联网金融监管讨论》一书共分为 5 个章节。第一章的内容主要是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背景知识介绍,同时针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第二章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可供后续讨论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着重介绍了当下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模式,并详细分析了其监管原则;第四章针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制度设计和绩效评估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五章立足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提出了合理化的进展建议。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产物,其依托于高速进展的互联网技术,并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其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逐渐成为我国主要的金融模式之一。互联网金融的进展之快显而易见,但其在快速进展之中出现的监管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结合本书观点可以得知,涉及到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互联网金融进展与现有的监管模式不匹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进展迅速,然而相对应的监管却未能及时跟上,监管体系也不够健全。首先,互联网金融的广泛进展意味着金融业务的大规模繁荣,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体需顺应这种趋势而创新改变。这也就是说,当前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主体有着多样化、复杂化等特征,不同监管主体的权责有时候会出现边界模糊、重复甚至对立的情况,使得监管难度大大增强。例如,在广为人知的“e租宝”事件中,我国各监管部门和互联网金融协会都未明确相关的监管主导者和执行者,使监管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而进行非法集资。其次,监管部门之间的联动协同机制尚未形成,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因此当出现不良行为时,各监管部门无法及时发现并进行沟通,最终导致不良后果逐渐加剧。二是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进展迅速,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法规的立法、修撰等各项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