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公共行政观念的发展与转变(摘要)全球化趋势的深入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对我国公共行政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制定符合当前实际的行政管理系统,我国政府需要首先转变公共行政观念,摒弃一些消极和错误的行政观念,从而更好地转变政府的职能。本文将对中国公共行政观念的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的实际,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公共行政观念转变的对策,包括建立市场经济观念、摒弃封建消极的行政观念、改变政府的权力观念、消除政府的官僚主义思想等,希望可以促进我国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关键词:公共行政观念;发展;转变略论中国公共行政观念的发展与转变一、相关理论概述(一)公共行政观念的内涵公共行政观念是指现代行政主体对其活动所持的公共行政意识观,包括公共行政的权力观念、利益观念、服务观念和责任观念四个方面。公共权利观念是指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政府的正当权力只能获至于人民的同意;公共利益观念包括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观念,其中,维护人民的利益是根本,维护国家的利益是义务,维护社会的利益是承诺;公共服务观念是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公共行政责任观念包括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的观念。总之,公共行政观念是政府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有关行政管理的基本理念和认知,是塑造一定行政管理模式和影响行政行为的文化要素,对行政体制和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具有深远的影响。(二)公共行政观念发展的意义1、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利益随着我国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每个国家都在加强经济建设,以便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西方国家在追求的国家利益的同时,不惜损害人民的利益。在缺乏有力灵活的政府系统基础上,千方百计地损害公民的权益,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限度的收益,就会国家的利益、民族的权益就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和实现。但我国政府需要树立正确的公共行政观念,这样才能保障人民利益不受损害,进而保障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维护。2、增强我国经济的竞争力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政府在利用本国资源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利用全球资源,使本国企业具备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在这一目的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意识到,创造与维护一个有效率的市场比产业政策更重要,并且纷纷转变发展观念,加强资源配置,通过市场力量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确保经济竞争力的提升,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优化政府的管理方式政府永远是公共秩序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各国相互依赖程度的愈益密切,民族国家向超国家机构(或许还包括其他国际组织)让渡政治权力和管理职能的程度会继续加深,公共行政将不再局限于国家内部,因此,政府需要转变公共行政理念,这样可以促进政府管理方式的优化,加强移民的管理、税收的管理等。4、构建符合公共利益的行政伦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国政府只有建立正确的公共行政观念,才能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目前我国政府在行使自身职能的同时,还存在不符合行政伦理的行为,对此,我国转变了公共行政理念,才能构建符合公共利益的行政伦理,从而在这一行政伦理下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二、中国公共行政观念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存在计划经济观念公共行政观念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政府机构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受到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较重,因此,其在行使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从而出现一些不当的计划经济观念。(二)存在封建消极的行政观念在中国,不少行政管理活动带有浓厚的封闭、保守、消极观念,行政体系与其它社会体系之间、行政体系之间缺乏相互交流,行政活动的透明度不足,部分政府在制定行政决策方面存在暗箱操作的问题,从而导致不公平事件的发生。在这种消极行政观念的影响下,很多政府会出现经验主义,从而不是进取,不求创新,墨守成规,过分拘泥于形式和常规,办事效率低下。(三)政府存在权力至上观念按照我国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政府权力来源于公民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