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一年级 上册》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一年级 上册》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一年级 上册》介绍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讨论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讨论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包括教科书和学生用学具卡片等,从 2001 年秋季起在全国部分地区进行教学实验。这册教材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讨论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注意把握好继承与进展的平衡,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努力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 下面就这册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做一简要介绍。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 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 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是 10 以内的加减法和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 20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 10 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 0~20 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 10 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仔细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如前所述,这册实验教材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讨论和使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