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点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 1.2 编制依据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主要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法律规范和标准等。 1.3 事件分级 结合《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中规定的事件分级、本单位实际、预警分级和响应分级,确定本单位事件分级,并明确分级指标。 1.4 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范围,以及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 1.5 工作原则 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原则。 1.6 应急预案关系说明 简要介绍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应急预案体系,可辅以关系图表示。 企业内部应急预案是以企业为实施主体的应急预案。应明确企业环境应急预案之间(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以及与其他类型应急预案(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消防应急预案等)之间的关系。 企业外部应急预案是与企业内部应急预案相关,但不以企业为实施主体的应急预案。应明确企业环境应急预案与所在地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工业园区、集团公司等的环境应急预案之间的关系。 企业应急预案应统筹考虑与内部、外部各应急预案的衔接性,并通过演练巩固、完善应急联动机制。 2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2.1 内部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企业可成立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和处置等进行统一指挥协调。明确总指挥、副总指挥及相应职责。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现场应急指挥部可由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兼任,也可由应急指挥中心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其现场指挥部的组成。 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应急组织机构设置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组,并明确各组的工作任务和职责。 对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工段或部门,需明确该工段或部门的负责人为现场应急负责人,负责事发时的先期处置。各小组成员相对固定,在启动应急预案时,随时待命。 企业具有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时,明确其在应急组织机构中的职能。企业具有相应环境监测能力时,应建立应急监测组;涉及化学品危害较大、处置复杂、专业性强的,可建立专家组。 说明各级应急指挥之间的关系,明确协调机制、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等响应程序。 应急组织机构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成员名单及联系方式应作为预案附件,如有变动及时更新。 2.2 外部指挥与协调 企业建立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