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行政“放管服”改革基本战略 一、我国体育行政“放管服”改革的核心目标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简称“放管服”)是本届政府最鲜亮的施政品牌。“放管服”改革的目标说到底就是培育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壮大新经济。202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进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将体育产业明确为未来新经济增长点之一,要求到 2025 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 5 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进展的重要力量。可以说,推动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放管服”改革已是国家战略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代表了未来中国体育管理改革的进展方向。截至 2024 年 2 月,国务院已有 9 个部委、国务院直属机构正式出台了“放管服”改革方案,国家体育总局虽然召开过若干次“放管服”工作会议,但总体部署和系统推动有待提速。长期以来,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擅长抓竞技体育,习惯以行政指令为依托的封闭式管理模式。振兴体育产业这一时代主题要求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必须适应、进而擅长以法律为依据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如何以体育产业为立足点,梳理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放管服”改革的法律依据,分析“放管服”改革的制度依托,讨论现有体育产业管理的法律障碍点,搭建以“放管服”改革为核心目标的体育行政法治建设框架图,提出以“放管服”改革为核心目标的体育行政法治建设路线图,是体育行政“放管服”改革的核心目标。 二、我国体育行政“放管服”的改革历程 “放管服”的提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2024 年国务院首提“简政放权”,2024 年提倡“放管结合”,最后于 2024 年明确“放管服”的提法。“放管服”改革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2024 年以来,国务院为推动“放管服”改革出台了 96 份文件,其中 2024—2024 年的政策文件侧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权力清单建设等,侧重简政放权;2024—2024 年的政策文件侧重登记制度改革、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优化公共服务流程等,侧重放管结合;2024 年以来的政策文件侧重法律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削减前置审批事项和政务公开等,侧重优化服务。我国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放管服”则是以 1992 年“中山会议”和 1993 年国家体委下发的《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为起点,其经历了三个进展阶段:(一)起步期(1992—2024 年)。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放管服”早期讨论紧密围绕如何抓好竞技体育,展现国家形象这一核心目标展开,重点有:一是如何通过政事分开、管办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