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月皎夜光》原文、翻译及赏析关于《明月皎夜光》原文、翻译及赏析 《明月皎夜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接下来由我为大家整理出关于《明月皎夜光》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词作者: 佚名(东汉) 原文: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瞰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扼。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明月皎夜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前半部分从描述秋夜之景入笔,抒写诗人月下徘徊的哀伤之情;后半部分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同门好友“一阔脸就变”的卑劣之态,同时又表露了诗人不谙世态炎凉的惊讶、悲愤和不平之情。全诗借景抒情,把失魂落魄的感叹、愤激、伤痛和悲伤,始终交织在秋夜的星光、月色等之中,情景交融。 翻译: 明亮皎洁的月光啊照耀着夜空,东边墙角下不时地传来蟋蟀的吟唱。 北斗星中的玉衡星啊已指向了孟冬,天上众多的星星是这样闪耀璀璨。 晶莹的露珠啊已沾满了地上的野草,时节流转转瞬间又是夏去秋来。 树枝间啊传来秋蝉断续的鸣叫,燕子啊不知又要飞往何方? 昔日与我携手同游的同门好友,已经举翅高飞腾达青云了。 可是他们一点也不念曾经的交情啊,就像行人遗弃脚印一样把我抛弃! 南箕星、北斗星都不能用来盛物斟酒啊,牵牛星也不能用来负轭拉车! 再好的友情也不能像磐石那样坚固,认真想来炎凉世态虚名又有何用? 赏析: 此诗开篇写道:“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在皎洁的月色光下,蟋蟀在低吟,并交织成一曲无比清切的夜之旋律。在此,诗人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环境,不但表现出环境的幽静,心境的凄然,而且也暗示了时间是很晚了,也就是下半夜时间。再看夜空,“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北斗横转,那由“玉衡”“开阳”“摇光”三星组成的斗柄(杓),正指向天象十二方位中的“孟冬”,闪耀的星辰,更如镶嵌天幕的明珠,把夜空辉映得一片璀璨。一切似乎都很美好,包括那披着一身月光漫步的诗人。在中国古代,人们都是根据斗星所指方位的变换来辨别节令的推移。据金克木先生解说,“孟冬”在这里指的不是初冬节令(因为下文明说还有“秋蝉”),而是指仲秋后半夜的某个时刻。此时此刻诗人还在月下踽踽步,说明诗人心神不宁,胸中缠绕着忧愁。 诗人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