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2015 年 10 月号第 5 辑 1. 全面脱贫还需警惕“数字政绩” 2.公共场所“人狗共餐”逾越了底线 3.“天价”政府采购“特殊”在哪里? 4. 空姐被塞行李架,是可疑的职场亚文化 5. 航空“选座费”来袭,还拿市场规则说事? 6. 养老资源配置要跟上流动社会的需要 7. “6 年内全脱贫”别只体现在数字上 8. 保护学生健康,哪来颇多无可奈何? 9. 患肝病 7 年的乡村教师为何没及早就医? 10. 京东“入驻”工商,变味的无间道 11. 多赢的“孝顺金”是一种中国式智慧 12. “四毛钱处方”令多少医生脸红? 13. “便宜治病”的执念,你真懂? 14. 怪诞的上坟路通向的是 “亚腐败” 15. 驴友救援费账单别成糊涂账 16. “国考最好时机”是一种价值还原 17. “三公变多公”是对经济分类账本的践行 18. 对爱心善举习惯性质疑要不得 1. 全面脱贫还需警惕“数字政绩” 吴龙贵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洪天云今日介绍,2014 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监测公报数,中国还有 7017 万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仅剩六年时间要实现全部脱贫。近一段时间对这组数据进行了分解,六年时间 7000 万,每年要减贫 1170 万,平均每个月要减贫 100 万。 到 2020 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而彻底消除贫困人口,则是衡量小康社会的具体指标之一。今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 2020 年如期脱贫。可见,全面脱贫,其实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六年时间减贫 7000 多万,每年要减贫 1170 万,平均每个月要减贫 100 万,看上去非常艰巨,但也并非不可完成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的短短 30 余年,我国已有 6 亿多人摆脱贫困,被世界银行称之为“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而通过数据对比,2013 年年底,我国的贫困人口为 8247 万,也即 2014 年一年减贫 1200 万左右。按这样的减贫速度正常发展,6 年实现全面脱贫是一个完全可以期待的结果。 但要看到,脱贫并不是一道加加减减的简单数学题。很大程度上,脱贫很像是跑马拉松,越到后面难度越大,尤其是“最后一公里”,需要付诸的努力可能成倍增加。原因再简单不过,条件好一点、容易脱贫的地方都已经实现了脱贫,剩下的就是那些老少边穷、条件特别艰苦的地方,因为资源匮乏、地方财政有限,这些地方的贫困人口脱贫的难度要大得多。 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