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学习目标: 1.了解特写消息的特点。 2.理解课文标题的深刻内涵,品味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 3.了解本文涉及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增强民族责任感。 学习重点: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区别,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品味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 学习难点:了解特写消息的特点,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学习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一、知识链接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 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据了解,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二、组员合作回顾旧知 1. 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 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 3. 消息的特点:真实性、时效性、针对性 4. 消息的结构: ① 标题(正标、副标题)。 ② 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③ 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④ 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⑤ 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三、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研究课文结构,找出本篇报道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进行分析: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含义? ① 交接仪式结束后,英王子和末任港督乘坐 “不列颠尼亚”号返回英国,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这个“别了”是对现实事件的真实描述; ② “不列颠尼亚”号是英国皇家油轮,停泊在香港港口象征着英国在香港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如今终于远去了,也就象征着这统治终告结束,香港正式回到祖国怀抱; ③ “别了”两字,给人委婉中带有自豪的口气,反映了当今中国国力 不断增强,昔日的屈辱将不再复返。 2.导语是哪些段落?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第 1 段)交代“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查尔斯和彭定康撤离香港的使命,香港即将回归中国。(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作用:点题、揭示文章主旨。 3.主体是哪些段落?主体以什么为线索?讲述了什么内容?(第 2~10 段)以时间为线索,记叙了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