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课 烛之武退秦师 作者简介生平经历 左丘明(约公元前 502—约公元前 422),姓左,名丘明(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也有说姓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为炎帝后裔,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学识渊博。任鲁国左史官,在任时尽职尽责,德才兼备,为时人所崇拜。孔子曾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左丘明编修国史,日夜操劳,历时 30 余年,一部纵贯 200 余年、18 万余字的《春秋左氏传》定稿。作品 《春秋左氏传》评价 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 ”。李世民封左丘明为“经师”,明世宗封左丘明为“先儒”,朱由俭封左丘明为“先贤”。 (一)背景链接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 632 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曏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 632 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联合秦国围攻郑国,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 632 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二)常识整理Ⅰ.文学常识1.左传《左传》全称《左氏春秋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 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 468)。2.《春秋三传》《春秋三传》:是《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很难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至今,学者仅仅凭借“三传”研读《春秋》。《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孔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