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绿色象征着希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力量。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落!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煌。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也是渴望“绿”的,他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巴金回忆说,陆蠡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美字体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囚绿记赏美文追怀陆蠡到平桥(节选)我一直在心底里追怀着陆蠡,时常跋涉到平桥寻访这位天台山水孕育的三十年代著名散文家的踪迹。他的《海星》、《竹刀》、《囚绿记》如一块块明亮的丰碑,矗立于我的艺术生命程途。我自始至终深受他笔下文化精神的影响,陶醉在故乡的清丽山水,领略淳朴的乡土民风,寄寓着鲜明的感情,在心底里充盈着与他一样纯粹而鲜红的情愫。多年来,我一直驻足于平桥老街,徜徉在陆蠡故居,每每都有全新的生命感触。我多想用这支拙笔记述我不尽的情怀,却一直无从下手,虽然徘徊平桥十数次,也曾与陆蠡的亲人作过几次推心置腹的交谈,却都成了吉光片羽昨日梦痕。——我在追寻陆蠡那丝丝缕缕飘忽的英魂啊!秋阳正斜照在天台西部这片平畴沃野之上,把星星点点的房舍和丛丛簇簇的滩林涂上了一片纯粹的金色。更灿烂的稻浪随风荡漾,该是收获的好时节了。穿行在这片早已熟稔的乡土中,我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述。作为陆蠡的同乡人,作为艺术世界的殉道者,我是以一种朝圣的心情来叩开陆蠡的门扉啊!陆蠡的容貌早已模糊,但他的旧居却一如他的散文,在经过人们的淡忘后,逐渐容光焕发起来。怀着凝重的思绪,走过陆蠡故居吱嘎作响的木板楼梯,轻抚破残的墙壁与门楣,静坐在木格花窗之下的断阶上,一派沉郁,门前的苦楝树枝在天空中划出一条枯黄的创痕,在故居的屋顶上落下重重的铅灰色。我在冥坐中静观默想,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过来向我打招呼,我告诉她我是看陆蠡的。哦,原来是“泉”啊,老婆婆的眼睛竟炯炯有神起来,写书的,在上海写书,给日本人杀掉了,死无对证,可惜啊可惜!“不知他相貌怎样?”“高矮胖瘦同你差不多,不讲多话,慢吞吞的,眼睛也有些毛病。”老婆婆顿了顿说,“最近有许多外地人都来看这老房子,上海的有,北京、天津的也有,就是天台本地的来得少,可惜啊可惜——”老婆婆絮絮叨叨着,走向小巷深处,在这个特定的环境里,老婆婆的叹息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