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能力整合叙 述一、叙述角度1.全知视角:叙事人相当于上帝,对所有的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指掌,对每个人物的心理、过去和未来都清清楚楚。2.有限视角: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完全依赖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二、叙述人称人称作 用第一人称第一人称叙事能使叙事者介入故事,甚至变成故事中的人物,什么都必须是他看到的,听到的,还有想到的,思索到的。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内容真实可信。第二人称第二人称的“你”一进入叙事,读者介入情节或陷进故事里的程度就比别的人称更深入,不需要再经转换,亲切自然,没有距离,一切都那么真实。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可使作者的态度更鲜明,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常用第三人称叙事可以使叙事者全知全能,多角度描写;使叙事感情充沛,富有历史色彩,显得客观冷静,常用第三人称,便于叙事和议论。 三、叙述腔调1.概念:是指叙述人流露出的感情色彩、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特征。2.讲述:就是叙述者时不时地到场亮相,对小说中的人和事加以一定的解释与判断,还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那些人与事的感情。3.显示:叙述者差不多完全消失在文字背后,让读者在阅读时独自面对一段生活,面对一个人、一件事。一、考查类型高考对“叙述”的考查一般放在小说、散文、戏剧、传记等文本的阅读中进行,常见的考查类型如下:1.本文的叙述角度是什么?简要分析其好处。2.文章在叙述上有什么特点?3.文章使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那么文中的“我”和作者有何关系?4.作者采用第二人称的叙述角度,有什么好处?5.文章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故事,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二、答题指津首先,确认文中人称的运用和变化情况。基本的叙述角度有三种,个别文章可能采用几种叙述角度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情况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其次,要了解每种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真实、可信;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可使作者的态度更鲜明,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显得客观冷静,便于叙事和议论。再次,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分析时,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来考虑。三、典题例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森林艺人帕齐[芬兰]彭蒂·哈恩帕荒山野岭,杳无人迹,只有原始森林发出悲哀的叹息。在这个远离尘世之地,人们很容易产生厌倦、忧郁,乃至虚度年华的念头。真正的生活不在这里,而在那人烟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