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庄子》是庄子和他的后学者的哲理性著作,也是一部极富文学色彩的著作。其文笔纵横驰骋,汪洋恣肆,变化多端,语言瑰奇多彩,句法灵活跳脱,又善用巧妙的寓言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哲理,使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庄子》一书的奇诡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奇特的想像。在《庄子》一书中,天帝鬼神、日月风云、鲲鹏蛇虫,甚至无形无影之物,都被赋予了某种人性,作者让他们来反映种种复杂的世态人情,从而显示出一种其他先秦诸子散文中没有的洸洋恣肆、内容诡异的特殊风格。如《 逍遥游》中“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的学鸠竟能耻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的大鹏;《齐物论》篇中半阴影和影子竟两相对话,讨 论起行动依据的问题来;《应帝王》篇中南海神和北海神因受到中央神混沌的热情款待,于是商议要给混沌凿七窍,结果好心办坏事,把混沌凿死了;《秋水》篇中“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作者赋予这些有形的无形的事物以人的意识形态,阐述事物只有摆脱形体、精神的束缚才能真正逍遥。作者塑造的学鸠、鹏、混沌以及风虫等形象,好像都来自于作者的主观虚幻,实际上是以类似神话的虚幻形式来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 二、极度的夸张。《庄子》中,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给予了极度的夸张,写的气势宏伟,意境开阔,想像的触角在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里自由地延伸。诸如《逍遥游》篇对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描写,就写的雄奇壮阔,气象万千。说鲲之大,鹏之背,有几千里;说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此等极度夸张的描写、“志存天地,不屑雷霆”的磅礴气势,曾经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赞赏。李白曾经以赞叹的口气说:“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吾 亦不测其神怪之若此,盖乃造化之所为。”如《外物》篇中写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以五十 条牛为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日日而钓,一年之后,大鱼上钩,牵动巨缁,潜入海水,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伴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将此大鱼“离而腊之”,大半个中国,都饱食此鱼。这些都是现实中的事物,作者给予他们以一定的艺术加工,就 如漫画一般,所描述的对象虽有一定的“变形”,但那是对真实经过想像而进行的一种“夸大”,使本质更加鲜明形象。 道家追求精神自由,向往不受时空的限制而任逍遥的精神世界,他们的想像能突破狭小的现实环境而达到“神与物游”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