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讲义〖知识点必背〗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①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②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①揭示了不受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规律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外力作用,但所受合力为零时,其作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因此,我们可以把理想情况下的“不受外力作用”理解为实际情况中的“所受合外力为零”。②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受任何外力作用下的理想化情况,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是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将实验结论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是来源于大量实验的基础之上的一个理想实验定律,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它并不是实验定律。2、惯性※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的性质: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惯性的表现: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惯性大小表现在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上。※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3、牛顿第三定律※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①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总是成对出现,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自产生其效果,永远不会抵消。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4、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表达式:F=ma。※瞬时性:牛顿第二定律对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时刻都成立。当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同时发生相应的变化。若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也立即为零;合外力为恒力,物体就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时刻随着合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加速度的改变不需要时间的积累。※矢量性: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始终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一致,与速度的方向没有直接关系。※独立性:如果几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则物体所产生的加速度等于每个力单独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牛顿运动定律解题正交分解法的应用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通常采用正交分解法。为减少矢量的分解,建立坐标系,确定x轴正方向有两种方法:①分解力不分解加速度,此时一般规定a方向为x轴正方向。②分解加速度不分解力,此种方法以某种力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把加速度分解在x轴和y轴上。5、力和运动关系的分析※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决定了其加速度的方向,合力与加速度的大小关系是F合=ma,只要有合力,不管速度是大还是小,或是零,都有加速度,只有合力为零时,加速度才能为零。※合力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加速,合力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减速。※物体的运动情况取决于物体受的力和物体的初始条件(即初速度)。6、瞬时性问题※研究某一时刻物体的受力和运动突变的关系称为力和运动的瞬时问题,简称“瞬时问题”。“瞬时问题”常常伴随着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瞬时”、“突然”、“猛地”、“刚刚”等。※牛顿第二定律本身就是瞬时关系的表征,解题时应抓住某瞬间前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分析,特别注意有那些力变化了,那些力来不及变化。※两种模型⑴中学物理中的“线”和“绳”是理想化模型,具有以下几个特性:①轻:其质量和重力均可视为等于零,且一根绳(或线)中各点的张力大小相等,其方向总是沿着绳子且背离受力物体的方向。②不可伸长:即无论绳子受力多大,绳子的长度不变,由此特点可知,绳子中的张力可以突变。③刚性杆、绳(线)或接触面都可以认为是一种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