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问题与对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问题与对策文章作者李牮宏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11月9日1345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近年来,我市既继承和发扬长期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又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更新观念,在德育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然而,我们也不无遗憾地发现,面对着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显得力不从心,无所适从。现就几个案例做一分析与探讨一、富有成效的做法1、加强养成教育,促进全面发展养成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内容,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市**中心完小在养成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和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许。他们的主要做法一是思想疏导。针对学生言语粗野、生活习惯差、适应能力差等不良现象,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加强思想疏导,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每学期,学校都会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并利用班会时间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学习导行”教育;对中年级学生按规范要求进行“自我约束”的行为教育;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自觉规范就是守法”的教育。特别是学校组织的《规范大家谈》主题班会,得到了广大学生的高度赞赏。班会活动中让学生面对面发言,彼此指出优点,善意的指出缺点,看哪些同学做得好,哪些同学做得还不够。在活动中,学生明白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一个人成长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道理。二是注重引导。针对学生言语粗鲁的现象,加强学生对文明语言的学习,要求学生人人都能背诵自编自写的具有农村特点的文明礼貌用语。此外,还要求师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都要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学生一用普通话,那些粗鲁的土话和痞话就很难开口了;其次,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特别注意观察学生平时行为中的细节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对人不诚实,男同学爱打架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这样做效果事半功倍。第三,利用反面典型进行思想偏差的矫正。目前,部分家长对市场竞争和就业与下岗等问题产生的思想波动和行为上的不良表现给学生带来了不健康影响,导致在一些学生思想中形成了“文明礼貌”、“尊重他人”是“无用的戒规”的错误观念。一些学生打人骂架成为家常便饭,以大欺小、以强欺弱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针对这些情况,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大讨论,讨论怎样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讨论讲文明礼貌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学生通过讨论后,充分认识到在思想上、行为上没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致使自己犯了这样和那样的错误。而后,在家长会上加大表扬优秀学生和先进班级、文明宿舍的力度。通过对反面典型的教育和利用先进典型引路,学生找到了建立文明、团结、互助、进取的同学关系的新路子。三是创新管理。学校的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教育者把道德规范传递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道德的过程。为此,他们每年的三月和九月“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中,广泛宣传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教师到后勤人员,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全校师生员工人人都能背诵《中小学生守则》。此外,对中低年级学生,班主任在入学适应期跟学生同吃同住,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拉近师生距离,用教师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其次,强化内务管理,对中低年级寝室实行准军式化管理。寝室内务管理要求做到“八条线”,即口杯一条线,牙刷一条线,脸巾一条线,热水瓶一条线,桶子一条线,鞋子一条线,被子一条线,梳子一条线,并且天天检查,周周评比,使之制度化。经过近半个学期的努力,中低年级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渐渐养成了,许多学生已把养成习惯变成了一种自觉的行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随之迅速提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低年级的养成教育抓好了,很大程度上刺激了高年级学生。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