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读书杂志美文 从中外古今名著中汲取知识素材

高中语文 读书杂志美文 从中外古今名著中汲取知识素材_第1页
1/151
高中语文 读书杂志美文 从中外古今名著中汲取知识素材_第2页
2/151
高中语文 读书杂志美文 从中外古今名著中汲取知识素材_第3页
3/151
从中外古今名著中汲取知识 “我们的一切改革,都必须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利于调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进行智力开发的积极性,有利于鼓励广大青少年,广大工人、农民和积极分子加速提高文化技术水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了求得有益的知识,更好地进行智力开发,可以有多种途径。《读书》编辑部就阅读中外古今的基本著作的问题,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五日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向在京的专家、学者请教。各位同志发言要点如下。 金克木(金克木,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教授) 我讲两点。第一点是,现在为四个现代化要对外开放,四面八方新信息汹涌而来,书也读不过来。古今中外的文化传统却还压在我们身上,不管自己是不是觉察到,总是象个包袱。扔也扔不掉,只有打开包袱,看看是些什么,才能轻装前进,再不怕涌来的信息潮水要了解文化传统,最方便的方法是看一些古今中外大家都知道的基本著作,为数不多,较容易抓住要点。第二点是,要搞活经济,也需要搞活思想。求知识,受教育,都是接受一些结论性的正确东西,这当然必要。特别是科技,也许开始学时只能这样。但是都已经有结论了,只要背诵、记忆、应考、得文凭就是了,思想怎么能活跃呢?我想世界上有些基本著作是应当知道的,却又是难读懂的。不懂,就有了问题;有了问题,就要思考;思想就活动了。例如,《古兰经》在伊斯兰教世界里,《新旧约圣经》在基督教世界里,都是最基本的著作,又是很难懂的书;一读就会有问题,就要动动脑筋,想想它讲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讲,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深信不疑。这类书是不可能全读懂的。不要怕不懂反而要欢迎不懂。不懂才能自己考虑,一路问下去,越问越有意思。思想一活跃,就不怕中外古今直到当前和明天的信息包围了。这是我的谬论。附带再说一点。这类书是开不出书目的,也编不出辅导材料,只能提问题,自问自答,别人代替不了。就我自己说,读不懂又忘不掉的书,中国的例如《论语》、《老子》、《易经》,外国的例如笛卡尔的《方法论》、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柏拉图的《理想国》。读不懂就追问,去“追捕”,如同看克里斯蒂或则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若罪犯一望而知,那还有什么意思? 张芝联(张芝联,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我是很赞成多读一些中外名作原著的。我的专业是外国历史,更多关心的是了解当代西方史学流派。当代西方史学流派很多,几乎隔多少年花样翻新一次。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点是:不是最新的就是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读书杂志美文 从中外古今名著中汲取知识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