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1.反复诵读,领悟精髓。学习文言文不能只满足于疏通文意,还应该领会作者的意图,把握文章的主旨。我们要在解决字、词、句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读出文章的味道来。本单元的三篇文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语言生动、形象。根据这一特点,可通过反复朗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感情、精神及性格品质,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比如读到“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要注意体会人物的机智;读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要注意体会苏武不顾及个人生命的崇高的爱国精神。2.分析归纳,学会方法。本单元三篇文章主要是以写人记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领会作者所塑造的人物的精神,还要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等。可以从分析文中对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即通过分析文中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的文段或句子,来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可以从分析文中对人物的侧面描写入手。如“完璧归赵”中,通过秦王的贪婪与欺诈,可以看出蔺相如的大智大勇。还可以从分析细节描写入手。比如“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仅此两笔我们就可以看出蔺相如刚强坚毅、不畏强敌的凛然正气。第 11 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代史学巨擘,挥洒出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一把丹青竹简,勾勒出荡气回肠的世态人情;一次“廷对”,演绎出士子的凛然情怀;一番觥筹交错,体味到的何止是美酒佳肴;一次通衢邂逅,彰显出的不止是襟怀坦荡;一瞥之下,望见的不仅是历史,走近廉颇和蔺相如,感受到的是将相冰释、相忍为国的境界。就让我们走近廉蔺二人,走进一种人生境界。司马迁(前 145/前 135~?),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十岁时,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学习经史,曾跟当时著名学者孔安国学习《尚书》,跟董仲舒学习《春秋》。二十岁后,游历全国,寻访古迹,采集传说。初任郎中,三十八岁时,继父任太史令。武帝太初元年开始编纂史书。天汉二年因替李陵败降匈奴一事辩解,触怒武帝而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历时 14 年,著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时称《太史公书》)。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文所述事件发生在公元前 283 年后,距秦统一中国约半个世纪。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国纷争。七国中,秦通过变法成为实力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