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读书杂志美文 理想的教材素材

高中语文 读书杂志美文 理想的教材素材_第1页
1/154
高中语文 读书杂志美文 理想的教材素材_第2页
2/154
高中语文 读书杂志美文 理想的教材素材_第3页
3/154
理想的教材 王则柯先生以为“千人一面的说教面孔”仅仅是“理工科教材”之弊病(见一九八八年第五期)。其实,经有关教育部门核准的大量文科教材比理工科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正如金克木先生所说,“种种标签,无数术语,把名著肢解得体无完肤……”(亦见一九八八年第五期) 理想的教材当如《沧浪诗话》,“严羽表面上还是用随笔的风格,用亲切平易的语气,还像坐在软椅里聊天,不像站在讲台上说教,而实际上已经不是‘闲谈’,而是在深谈,不是拉杂讲些趣事佳句。而是阐明有系统、有纲领的文学见解了。”(文研所《中国文学史》第二册第 687 页)读者·作者·编者刘图里德的局限 读了《为现代艺术辩护》(《读书》第三期),有些补充意见。我以为,里德《现代艺术哲学》一书,今天看来,是有局限性的。书中对现代艺术的要求多于辩护,而且不时给人以这样的感觉:作者以传统的方式解释现代艺术,以为这样就获得合法性,观众就接受了其实,与其说由批评家来鉴定现代艺术的合法性,不如让时间效劳。不到半个世纪,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想起来真令人激动。 二十世纪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如此之快,“现代艺术遭到公众拒绝”的日子在西方早已成为历史。毕加索之于今天西方的观众早已成为“古典大师”。去年在联邦德国卡塞尔举行的第七届 Dokumenta 现代艺术展并没被视为洪水猛兽,尽管绝大多数作品为一般观众看不懂,却没人表示出拒绝或敌视的情绪。由此,里德将“艺术家与浪漫主义,社会与古典主义”的如是分组,显得并不恰当。 作者提到“丑的介入,艺术不再是愉悦的”,并说丑产生痛感。其实艺术从一诞生就不是为着愉悦的目的。“丑产生痛感”,正确,又不正确。因为丑与痛苦没有必然联系。席里柯《梅杜萨之筏》上面的尸体之所以引起痛感,大约是因为距此时不远的法国大革命中断头台的阴影联想。戈雅对王公贵族的丑化能引起人的愉悦,甚至被丑化者在当时也相当满意。 里德在重视创作个性的同时又反复强调造型基本法则应是古今通用的和谐,有些自相矛盾。甚至说:“如果一种活动违犯和谐律时,我们应该否定其为艺术”。如果真照他说的去做,等于是让艺术牺牲自由而接受独裁。尽管和谐是美妙的,它的独裁也许是温柔的,但我以为今天的艺术家仍会选择自由,而不要单一化。自由是可以选择和谐的,如果它愿意的话。 请原谅我年轻冒昧。王文从中国的情况出发,多谈里德书的长处,未可厚非。如果中国读者也看到里德书中的矛盾。也许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读书杂志美文 理想的教材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