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如真似幻的梦境单元风向标虚实结合是中国古代艺术重要的审美原则,也是现代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现代散文重在表达作家对人生的一种感悟。所谓“感”是说作家由某一眼前物或某一身边事产生了某种亲切的感受,或触发了某种潜在的感情。所谓“悟”,是从中悟出某种人生的真谛和哲理。这里,眼前物、身边事是“实”,而人生的感悟就是“虚”。学习时,要通过对课文的分析,仔细体会现代散文是如何处理“虚”与“实”之间的关系的。课标定位知识和能力掌握课文中重要的词语,识记有关文学常识,体会选文所展示的“如真似幻的梦境”。过程和方法理解现代散文中“虚”与“实”的关系,了解现代散文中“言内意”与“言外意”的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深刻思考。学习建议1.理解现代散文对虚、实关系的处理。本单元的三篇文章都很好地处理了虚、实的关系问题。“实”的部分活灵活现、生动传神,“虚”的部分则处于“似”与“不似”之间,既不牵强生硬,又不喧宾夺主,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状态而与“实”保持着良好的“张力”,使文章在内容上含蕴无穷,而在艺术上又显得生动活泼。2.体会“言内意”与“言外意”的张力问题。与虚、实问题联袂而来的,就是文章的“言内意”与“言外意”的张力问题。可以说,虚实相生的文章常常会包含丰富的“言外意”,而且“言外意”还是文章表现的重心之所在。但从表现文字来看,作者浓墨重彩表现的是“实”所展示的“言内意”。3.体会文章的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常常起到统摄全文、点明主题的重要作用。本单元的三篇文章的标题都是很精当的。茅盾的文章精心锤炼了“森林中的绅士”这一颇为形象化的标题,不仅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准确地概括并有力地突出了豪猪的本质特征——“绅士风度”,从而起到了统摄全文、画龙点睛 的重要作用。森林中的绅士豪猪永远“踱着方步”,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潇洒悠闲,即使面对敌人的进攻和围困也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堪称“森林中的绅士”。但过度的懒散悠闲最终必将导致种族灭绝的悲惨结局!学习此文,要总结豪猪的特点,体会文章风趣的语言,认识生物进化史上“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客观存在,思考人的命运。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浙江桐乡人。现代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先驱之一。茅盾是内蕴丰厚的语言大师,用字精微、形象、诗意,言随意遣,浑然天成。他的语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