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阅读之做人与处世 一句用21年兑付的承诺素材

高中语文 阅读之做人与处世 一句用21年兑付的承诺素材_第1页
1/3
高中语文 阅读之做人与处世 一句用21年兑付的承诺素材_第2页
2/3
高中语文 阅读之做人与处世 一句用21年兑付的承诺素材_第3页
3/3
一句用 21 年兑付的承诺 在时间的天平上,承诺绝对是重的一方 1980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 28 岁的村民李异宏当起了芒编收购人,就是从老板手里领取材料发给村民编织工艺品,再收集成品交回。老板给的加工费为每件五角,他从中可得三分。 1989 年冬季的一天,李异宏去附近的金星脚屯找老板结算加工费时,却被对方以出售芒编亏本为由赶了出来。“当时,我求他们给 300 元回去过年,对方都不肯。”李异宏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他被 16 个人轰出门外的场景。 空手而归的李异宏还没来得及擦干眼泪,就被蜂拥而至索要加工费的村民团团围住了。在一片指责声中,他欠下 400 余村民的加工费总计 28 757 元。 面对等钱过年的村民,李异宏内心深感不安。他能做的只有一家家挨户上门解释,一遍遍拍着胸脯许下同样的话:“你放心,只要我还有一口气,这钱我一定还。” 在上世纪 80 年代的农村,两万余元绝对是一笔巨款,筹集这样一笔巨款,谈何容易!匆匆将家里仅有的一点儿钱还给加工芒编的老人后,一贫如洗的李异宏思虑再三,选择了最为艰苦的还债之路——打柴。他在距离村子五公里外的山里开出了一条砍柴小道。按当时的市价,50 公斤柴可卖 18 元。照此推算,他要砍八万公斤柴才能还清 28 757 元的巨额债务。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李异宏完全有比打柴更广的谋财之路,他为什么非要打柴挣钱来还债呢?“这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他说。刚开始,他也曾养过鸡鸭和肉猪,可每当自己手头有点儿钱的时候,他就赶紧还给急需钱用的村民,根本没钱发展种养业。他也曾想过外出务工来还债,“可我一走,债主们就会担心以为我躲债去了。”为了让他们放心,李异宏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那条砍柴小道,李异宏一走就是 21 年。21 年来,他每天天刚亮就钻出被窝——从几块松木板拼起来的地铺上爬起来,洗把脸喝碗粥就出门去打柴。他给自己定下规矩:每天要来回挑五担柴才能吃晚饭。 在深山砍柴,危险时刻相伴,李异宏左脚上至今仍有杯口大的一块伤疤。那是一次砍柴时,一刀砍在了左脚上,血流满地,可他仍咬着牙一瘸一拐地硬撑着把柴挑回了家。因为没钱医治,他在家用草药敷伤口了事,不料左脚却一天天肿大。弟弟李异先实在心疼,就把他送到医院救治,花了一千二百多元,李异宏很是心疼。是啊,一千二百元,他要打三千多公斤柴才能挣回来!在病床上躺了几天,左脚刚能下地走路,李异宏就又拿起柴刀扛着扁担,继续他的打柴还债之路 长期的重体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阅读之做人与处世 一句用21年兑付的承诺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