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调研报告_第1页
1/2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调研报告_第2页
2/2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调研报告_第3页
3/2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目前年流动人口已逾1.2 亿,且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流动人口大军中,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且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少年约有 300万人数,“留守儿童”则远远超出这个数字。 据 xx 省的一项调查统计,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中,“留守儿童”的比例已达到在校生的 1/4,而且有着扩大化和低龄化的趋势。在张家界市经济进展较快地区武陵源区,20xx 年春季,全区中小学生 8327 人,“留守儿童”6xx 人,占 7%左右。20xx 年春季,全区中小学生 8301人,“留守儿童”665 人,占 8%左右。武陵源区第二中学20xx 年春季,学生 1413 人,“留守儿童”148 人,占 22%左右。可见,在我国广阔农村,“留守儿童”占有不小比例,且在不断增长。由于“留守儿童”特别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讨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从理论上看,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其核心是社会结构的转型,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是这一结构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别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到家庭结构、社会进展、社会制度、人口素养等一系列理论问题,需要进行理论分析和讨论。从现实上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与进展,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1、监护现状堪忧 以武陵源为例,目前“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只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对“留守儿童”采纳这种监护的方式比较多。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由于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纳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爱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远不止一两个“留守小孩”,真是力不从心。 二是上代监护,即“留守儿童”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调研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