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搜集作文素材 300 篇十二1、杨绛说读书钱钟书逝世后,杨绛一如既往,杜门谢客,潜心读书。她说:“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却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我们可以恭恭敬敬旁听孔门弟子追述夫子遗言,也不妨淘气地笑问言必称‘亦曰仁义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们同一个时代,会不会是一位马列主义老先生呀?我们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位朋友谈话;也可以对斯多葛派伊匹悌忒斯的《金玉良言》思考怀疑。反正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啪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杨绛还感叹道:“书的世界真的‘天涯若比邻’。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也带上‘未来界’,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 2、李鸿章画狗受宠清朝年间,慈禧太后最喜欢的一个朝廷大员是李鸿章。为啥那么多文武大臣,慈禧偏看中了李鸿章呢?据说,这与一次画狗比赛有关。一次,慈禧太后突发奇想,让文武大臣来个画狗比赛。大臣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老佛爷叫他们画狗是何用意。也不知自己该画什么样的狗合适。但慈禧旨意已下达,那就画吧!文武大臣依旨在早朝当场画狗,下早朝收卷。慈禧从一堆画稿中选出一幅上乘之作,这幅画作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所画。李鸿章是一个很有心计的人,他是从镇压太平军、捻军一步步高升的大臣。他深知,只有得到老佛爷的恩宠,才能够继续升迁。因此,平时总找个由头向老佛爷献殷勤。这次老佛爷让画狗,知道机会来了,如果画得好,让老佛爷高兴,不愁爬不上高官之位。在画狗时,李鸿章别出心裁,先画了雍容华贵、慈眉善目的慈禧太后,然后在其脚边画上一只俯首贴耳、摇尾乞怜的哈叭狗。慈禧见了这幅画,当即兴奋地叫出声来:“太好了!就是他了!”不一会,李鸿章便被召进宫来。慈禧手捧此画对李鸿章说道:“李爱卿,你这幅画,我怎么没看明白呀?”李鸿章知道升官机会来了,只有用崇拜的语言,才能博得老佛爷的欢心,她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