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巢问题》优秀教学设计模板《鸽巢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1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68 页例 1。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候课阅读分享:同学们,大家好,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鸽巢问题”的阅读资料,现在就某某同学的阅读在这候课的几分钟内与大家分享一下。(二)激情导课好,咱们班人数已到齐,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五单元鸽巢问题,这节课通过数学活动我们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你准备好了吗?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三)民主导学1、请同学们先来看例 1。把 4 支铅笔放进 3 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 1 个笔筒里至少有 2 只铅笔。请你再把题读一次,这是为什么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 2 支铅笔这句话。我们再思考这一句话中,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对总有就是一定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至少有两支铅笔,就是说最少有两支铅笔。或者是说,铅笔的支数要大于或等于两支。那你能现在说说,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两支铅笔这句话的意思了吗?对,这句话就是说,一定有一个笔筒里最少有两支铅笔,或者是说一定有一个笔筒里的铅笔数是大于或等于两支的。你说对了吗?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完成前置性作业,就“4 支铅笔放进 3个笔筒中有几种摆法呢?”这儿老师收集到了各组组长整理出的大家的各种摆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方法一:用“枚举法”证明。也可用“分解法”证明把 4 分解成 3 个数。我们发现有(4,0,0)(0,1,3)(2,2,0)(2,1,1)四种不同的方法。刚才的两种方法无论是摆还是写都是把方法枚举出来,在数学中我们叫它“枚举法”。那大家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情况呢?方法二:用“假设法”证明。对,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在每个笔筒中放 1 支,先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