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领袖训练营计划书一、小组背景/理念升入中学,也意味着告别童年,来到有更多承担与挑战的青少年阶段,在这个由孩子过渡到成人的缓冲期,青少年面临的最重要的成长任务就是“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即将外界对他们的要求和自己的感觉统一起来,对自己有熟悉感,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目标,达致角色认同,为成年后在社会中有一席之地做好准备。在任何时期,团队的领袖都会对团队的整体气氛和组员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而在青春期的初中阶段,一个好的班级领袖能够不仅自己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成长,而且能够在班级内起着良好的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班风,团结班内的同学,顺利度过充满未知与可能的青春期。鉴于此,恒爱社工希望通过寒假的“青少年领袖训练营”,以团康培训的形式增强青少年的自我认知和领袖能力。二、理论架构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在青春期(12〜18 岁)人们需要处理好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这是走向成年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给小领袖们开展一个这个团康训练小组,让他们更加清晰当前人生阶段的主要任务,明确个人定位,充满信心迎接前行路上的未知与挑战。2.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行为是在对他人行为的观察和评价过程中习得的。同时,该理论重视榜样的作用和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有赖于榜样的作用。人的行为不仅受外界行为结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自我引发的行为结果的影响,即自我调节的影响。自我调节主要是通过设立目标、自我评价,从而引发动机功能来调节行为的。小领袖们在社工带领下一起参与小组活动,在良好的小组气氛中磨合、互动与进步,深切感受自己在小组中角色和所发挥的作用,反思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对于自己有无更深的了解,同事在互动中发现他人的优势特长,进行自我调节,从而成为一个更合格的领袖,在未来的学习中也能够更好地带领班里同学共同进步。三、目的及目标目的:增强初中生班干部的团队领导意识和能力,培训一批合格的青少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