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文《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欣赏讽刺艺术。 2、培育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口头表达等能力。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民的毒害,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讨论理解文章内容,欣赏讽刺艺术。 2、范进发疯的原因及文章主题的理解。 教学准备 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对联导入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二、自学 1、自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的左边,认识的同学就把拼音注上去。 商酌(zhu) 星宿(xi) 狗血喷头(pēn) 带挈(qi) 长亲(zhǎng) 行事(hng) 腆着(tiǎn) 兀(w)自 绾(wuǎn) 轩敞(xuān chuǎng) 作揖(yī) 醺(xūn) 啐(cu) 讳(hu) 带挈 桑梓(zǐ) 2、积累下列词语: ① 俱各高兴②拱手作揖③千恩万谢④尖嘴猴腮⑤不省人事 ⑥ 淋淋漓漓⑦喜从天降⑧今非昔比⑨万贯家私⑩唯唯连声 3、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又号文林山人,安徽全椒人,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他二十三岁中秀才,此后科场一直不利,到三十岁还没考上举人。由于科场不顺和家道衰落,使他饱尝了世态炎凉,逐渐认识了八股科举的腐朽糜烂,产生了厌弃功名富贵的思想。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就是在作者这样的生活和思想基础上写成的。 4、感知内容: ① 故事涉及到的人物(主要人物是?) ② 速读课文,划出描写范进的有关内容并绘声绘色地复述范进中举后发疯的丑态。 ③ 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 家境、地位、本人态度、他人态度 ④ 造成这一切变化的根源是什么?(封建科举制度) ⑤ 按故事情节的进展讨论分析文章结构: 可分为中举前和中举后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写范进中举之前的情况,侧重描写胡屠户的倨傲。可分两层:范进进学(中了秀才)回家,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范进向胡屠户借盘费应乡试,遭到拒绝和辱骂。通过这两件事,写出了范进中举之前生活的艰难困顿和社会地位的卑微低下。 第二部分,写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及中举以后社会地位显著变化。对封建士子醉心功名利禄的丑态作了辛辣的嘲讽,并深刻地揭示出他们热衷科举的社会原因。 这一部分分三层:范进发疯;胡屠户治疯;张乡绅拜会和胡屠户受赠。 三、讨论 小组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