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及作用1.1 特点行政事业单位并不属于一般的盈利性单位,其性质、社会地位、职能等均决定了财务管理具典型的特征。首先,财务资金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以及其他的合法收益;在资金的利用方面,其并不能自主决定使用情况,而需要严格根据国家的规定的进行。另外,财务管理活动的目标并不是经济收入和盈利,而是保障行政活动的顺利及机构运作的效率,更好地服务社会。1.2 作用在以人为本的理财观念下,行政事业单位进展水平与财务管辑人员的综合素养存在着必要的联系,所以加强财务管理有助于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养;财务活动是行政事业单位生存进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它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始终,所以它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服务效益的有利手段,也是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2.1 专项资金管理不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专项活动时,一般会有专项资金作为保障,在该类资金的管理方面也有不足之处,如供应范围太大、没有做好管控工作、资金分配不严谨等,使得资金的使用极为分散,利用率不理想;往来的拨款管理上,账面余额在整个流动资产中占有极大的比例,且存在许多有问题的账目;进行年终结算时,没有对专项资金的进行及时、全面的整理及阶段,各个账目的实践间隔大,管理责任不明确,最终成为了行坏账、呆账,资金大量流失。2.2 预算管理形式僵化事业单位在现阶段的预算管理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全额,差额以及自行收支管理。三种预算管理形式的划分却暴露出了日益明显的问题:一是三种预算管理形式不能准确反映各类单位的实际。如规定经费自给率在 30%以下的为全额预算管理单位,在 30%以上的为差额预算管理单位。由于国家对三种预算管理形式单位的有关政策不尽一致,使一些单位对对财政支持过度依赖,致使我国财政改革推行困难。2.3 基础工作方面的问题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修订普遍不完善、不及时,与现行财经法规衔接不到位,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财务制度,但往往流于形式,执行不到位,直接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权威性;票据管理不法律规范。事业单位的发票应由财政部门统一印制,但实际工作中却存在自行印制和私自购买的情况;第三,原始凭证审核不严。部分事业单位对原始凭证的合法性没有按规定审核,存在原始单据没有报销人签字、财务人员审核和领导签字,一些报销单据不附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