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管理人员素养培育思考 1医务管理人员培育医学人文素养的迫切性 1.1医务管理人员的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匮乏 人文精神是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的态度。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主要体现为医学人文精神。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患者的权利和追求、患者的人格和尊严的关怀与关怀[1]。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医务管理人员构成主要有两类,分别为从临床一线的医药护技人员转岗至行政管理部门的有着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医、药、护、技人员和医院新近招聘的高校行政或卫生管理专业毕业生。前者,他们的知识结构通常以临床业务为主,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医学人文精神的理念更是甚少;后者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新入职的医务管理人员。他们受课程时数限制,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方面尚存在不足,专业课所占比例较大,人文素养教育方面课程设置不合理,而且主要是意识形态类课程,这就形成了以“两课”为核心,人文素养教育课程明显不足的局面[2]。同时在工作实践中,医院普遍重视临床医务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育和技能的提高,对医院管理人员进行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训和沟通的次数较少,客观上造成了医务管理人员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匮乏。此外,社会环境中,受“重理轻文”主流思想的影响,使很多医学人文教育者和讨论者受到不平等待遇,他们一般被医学专业人员视为“边缘人”,无法真正将人文理念融入到医学教学、科研中[3]。医院医务管理人员在医院的组织机构中承担着行政管理的工作职责。医务管理人员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匮乏,使医务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医疗行政管理工作中缺乏以医学人文精神服务医院,服务患者的理念,即无法践行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甚至有可能出现违反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法律规范的错误行为。因此,加强医院医务管理人文素养的教育和培训势在必行。 1.2医患关系信任危机的现状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展,疑难危重病例的诊疗和救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广阔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医患关系以医疗行为的发生而存在,以共同捍卫人的健康为共同目的,医生和患者成为医患关系的主体,特别是在我国社会转型和新医改的背景下,部分社会矛盾集中和突出地反映在医疗卫生领域,患者向医生施暴的恶性事件频发,严重干扰了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医务人员人身安全遭到不法侵害,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近日,媒体报道的一系列暴力损害医务人员的事件让人不寒而栗:2013年10月17日多名家属打砸上海中医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