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会计管理的状况与举措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进展,医疗市场进一步开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公立医院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今年 4 月 6 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新的医改政策出台后,国家将更注重考查公立医院的非营利性质。因此,医院要生存进展,就必须向管理要效益,积极引入管理会计理念、运行管理会计机制、实施管理会计方法,将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扩大到具有规划、预测、决策、控制、评价和考核等职能,是减轻病人费用负担、医院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的必定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医院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1 医院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1.1 国家医疗体制不合理目前,全国的医院绝大部分属于政府直接管理,医院的经营活动缺乏独立自主性;医院领导干部的提拔、任免、考核,主要考察总量指标,并不注重考核投入产出的效率指标;医院领导根据所在单位的规模确定行政级别,导致很多医院进行投资决策时好大喜功、追求政绩,不顾客观条件和市场情况,争项目、争投资,造成决策失误。同时,医院多年存在以药养医的畸形经营模式,使得很多医院领导过多地注重药品管理,轻视医疗成本管理。1.2 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践相脱节西方国家管理会计的讨论和进展有其高度发达的经济背景,我国管理会计的进展没有立足于自身的社会经济环境基础。同时,引进的方法本身也存在问题。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是经验的总结,而有的方法、概念和模式是借鉴经济学和统计学而得来的,如回归分析、保本点分析、边际成本、经济批量、机会成本等。引入这些方法是管理会计的进步,但实际运用这些方法存在一定难度。第一这些模式的要求与现实情况不符。第二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成立。第三有些技术和方法属于纯理论探讨,缺乏实际应用价值。1.3 会计人员素养与管理会计要求有一定差距管理会计的具体运用要通过会计人员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实施,因此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知识层次、价值观、职业水平等综合素养对于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就显得极为重要,现阶段我国医疗系统的会计人员总体素养不高,具有会计、经济等大专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约 20%,具有会计师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从业人员不足 20%,高级会计师更是凤毛麟角。管理会计的实际运用要求会计人员具备现代科学管理、数学、预测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而且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