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学子高考成功经验汇总 ■张艳霞 睿智应对各种考试 小档案:毕业于正定中学,文科 607 分,考入南开大学法语系。擅长数学和英语,数学高考成绩是 142 分,英语 140 分。 方法:如何应考,我想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考试前,要放快乐胸,迎接考试。很少有人在考试前复习到一点问题也没有的程度,不妨乐观地想,只要把会做的题全做上,分也就不低了。 考场上,要“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沉着冷静,从容应考;要以大局为重,不能因一道题不会做,影响整场考试。要果断地放弃自己没有思路的题,为做其他的试题赢得做题时间;从小处着手,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会做的题不能错,选择填空要计算准确,解答题要切中得分点。 考场上还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运用巧解法、排除法、选基法等方法做选择题,不仅可以节约做题时间,还会提高答案的正确率;对于主观题,则要特别注意表达形式与卷面干净,这会使你很容易多拿分。根据自己的答题习惯、各题的分值,以及自己对各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合理地安排答题顺序与时间。 考试后,不要只重视分数,要学会总结,争取考试一次进步一点。考试是我们检查知识、巩固知识、复习知识,甚至拓展知识的良好途径,我们要充分利用每次考试查漏补缺。 ■周冲 科学利用学习资料 小档案:毕业于邢台一中,理科 660 分,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硕连读,数学高考成绩 144 分,理综成绩 293 分。 方法:由于每套资料都有各自完整的体系,我通常都以一种资料为主,每次做练习都先做这本,彻底弄懂后再做其他资料。为了充分利用这本资料,我都是在做完一套题后把质量高的题目、比较难的以及自己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然后分析一下这样的题,把难以想到的步骤、知识点记在旁边,对于做对的题要比对答案,分析一下解法的优劣,掌握一些更简单的方法。 对于自己的标注要隔三五天再看一遍,对于那些还是不太会做的题再打一个标记或记在错题本上,过几天再去做这个题,直到一看就找到解题思路,就可以在题目前画个笑脸,不用再看了。 考试前复习的时候,这本画满记号的书又相当于一个错题本,自己可以再看看当初做过标记的题,查漏补缺。 态度:每个人都有精神低落、身心疲乏的时候,都有感到很苦、想要松懈的时候,关键是要尽快打消这种念头,重新振奋。我每天晚上躺在床上,习惯于回忆当天做的事、学到的东西,找找浪费时间或效率不高的地方,假如这一天很有收获,我会对自己说“今日干得很不错,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