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的融资贷款优势分析 由于中国政绩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一些地方政府倾向于保护缴纳高税收的企业和国有成分比例较高的企业,因为这样的企业能让这些地方政府获利更多。(白重恩等,2024)受政策影响的银行优惠贷款也确实对国企的利润具有一定的促进影响。郝清民 2024 年的讨论指出,在缺少企业和银行双重破产机制的情况下,企业有高信贷的冲动,在国家信用担保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也可以不断借贷。因此在这样的刺激下,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转的问题,保证国有企业能够良好的经营并保持较高的收益。因此,以上的讨论说明地方政府存在对于国有企业进行过度补贴而不考虑效率的动机。但这无疑极大的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性,而且这样的一种过度单倾向性的补贴偏好会使得国有企业产生过度借贷的行为,加剧了在市场上资金的相对短缺,从而最终对于民营企业的融资及经营进展产生极大不利的影响。国外学者 BrandtLi(2024)从银行的角度指出:对于国有上市公司,银行有可能同意提供更多的长期债务融资,原因在于在国有上市公司和国有银行共同的国有产权性质下,国有银行更可能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盈利目的来为国有上市公司提供债务融资。但现有的讨论都是基于宏观数据,从政策宏观层面来分析现有的国有企业的贷款情况,并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在国企和民企之间竞争条件上的利弊,缺少基于公司微观数据的讨论结论,没有具体说明这样的单倾向性的政策对于两者之间到底产生了多大的差别。本文着重从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解释由于政策性贷款条件的差异,所导致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利润上的差距。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贷款情况对比 本文以 2024 年 2024 年所有上市公司中有明确报告贷款利率的数据为样本,以股权控制链为标准计算出的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性质作为分类,分别统计了政府控股企业,和个人控股企业的贷款利率,并比较检验了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贷款利率的平均值,结果见表 1。结果发现,民营企业的贷款利率显著高于国有上市公司,二者平均值相差 0.81%。为了更好的比较出利率的差异对于两者利润的影响,我们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平均贷款利率差异为 0.81%为基础上,假设国有企业的平均贷款利率与民营企业持平,然后计算国有企业调整后的净利润和净利润的变化幅度。我们以样本公司20242024 年的借贷总额和净利润为讨论对象,根据公式 1 分别计算每个样本公司的利润变化幅度情况,然后对所有样本公司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