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三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十二五”规划制定和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解读一:认清形势任务关键词: 机遇意识 忧患意识 “十二五”时期历史方位重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仍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大提出,新世纪 20 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时期正处于新世纪的第二个 10 年,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但我们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改变,我们要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多极化前景更加明朗,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地位逐步上升,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有望成为带动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总体上看,国际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从国际上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很广泛和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看,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