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奇异的 0》活动设计大班数学《奇异的 0》活动设计 设计思路: 幼儿对生活中的“0”,已经有了广泛地接触,对“0”也具有了初步地认识。但这些经验是零散的,不完整的。为了使幼儿对“0”有个较全面的了解,我设计了大班数学活动《奇异的“0”》。依据《纲要》精神,此教学活动选择的内容极具生活化,提供丰富直观、形象的实物、课件、操作材料等,意在扩展幼儿的视野,进展他们的'数学思维,通过运用“主动参加、乐于探究、沟通与合作”的教学方式,促使幼儿与老师、与同伴、与材料有效的互动,使之在学中玩,玩中学,从而获得直接的数学的经验,了解“0”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目标: 1.认识 0,感知“没有了”可以用“0”表示,初步了解“0”还可以表示“起点”、“界限”等,探究 0 在生活中的作用。 2.积累和拓展幼儿关于零的经验,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培育观察、思维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大数卡 010 一套;金色珠 1 粒(1)、1 串(10)、1 片(100)、1 块(100);神奇袋 4 个,里面分别装有不同的玩具(其中一个是空的);大直尺 1 把。 2.幼儿操作学具:学具筐、小数卡 010 共 16 套,直尺 16 个,温度计 16 个。 3.作业单,水彩笔。 (1)碰 0 游戏 (2)气球爆爆爆 (3)有趣的运算 活动过程: 一、 情景导入,了解 0 的基本含义。 1.老师用故事的情境导入,激起幼儿对 0 在生活中存在的关注。 师: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发现的? (宽松的谈话氛围,拉近师幼的距离,将幼儿带入情境中,引起幼儿参加活动兴趣)。 2.出示春姑娘的礼物—“神奇箱”,请幼儿摸出礼物袋并统计报数,发现感知 0 的存在。 3.出示数卡 0,梳理幼儿对于 0 的已有经验。 观察:0 像什么?(鼓舞幼儿用手势或者肢体动作模仿表现 0,感知 0 的状态) 拓展:你在哪里见过 0?(鼓舞幼儿大胆秦阿姨生活经验 思考:0 表示什么意思?(老师小结:0 表示没有) 二、探究 0 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 0 的重要性。 1.游戏:“数字宝宝排队” 提出问题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数字宝宝排队”游戏好吗?这里有许多数卡,请你玩一玩、排一排,看看有什么不同的方法。 幼儿操作或商讨讨论,自由按序排队。 启发:你是根据什么规律排的?那个数字宝宝最小?(最大?)0 排在哪里合适? 2.探究活动:寻找“0”。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