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则1.1为了规范我国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做到有效控制工程建设风险,减少各类风险事故的发生,降低工程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环境影响,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与进度,达到以较低成本获得最大安全的目标,特制定本风险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1.2本指南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涉及的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期的技术风险管理,其他城市地下工程的改、扩建也可参照本指南执行。1.3本指南服务于政府和建设单位实施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并为从事工程风险管理和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1.4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政府部门和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包括;建设单位、勘察单位、咨询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监测单位等),应根据工程特点和要求实施工程风险管理,同时,必须符合政府及相关上级建设主管部门规定的投资、安全、质量要求与管理职责。工程建设参与各方中,建设单位主要承担工程风险管理的监管与决策责任,其他参与各方承担合同中约定的风险管理实施责任。1.5地铁及地下工程风险管理除应遵守本管理指南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程。2术语2.1事故hazard可能造成工程发生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环境影响、工期延误或耐久性降低等不利事件。2.2损失loss工程建设中任何潜在的或外在的负面影响或不利的后果,包括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环境影响或其他等。2.3风险risk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损失的组合。2.4孕险环境risksurroundings潜在发生事故的各种工程场地区域、周边环境、施工工艺及管理方案等。2.5致险因子riskfactors导致工程风险发生的直接因素,如各种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设备、施工操作及人员活动等。2.6承险体elementsatrisk遭受或承担风险损失的具体对象,如人员、机械设备、工程结构和周围的建(构)筑物[包括建筑物、道路、管线及其他建(构)筑物等]及生态环境等。2.7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包含风险界定、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全过程。2.8风险界定riskdefinition建立工程风险管理分级标准、划分风险评估单元的过程。2.9风险辨识riskidentification调查工程建设中潜在的风险类型、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及原因,井进行系统的筛选、分类的过程。2.10风险估计riskestimation对工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不良后果进行数量估算的过程。2.11风险分析riskanalysis包括风险辨识和风险估计,即认识风险发生的本质,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表示风险结果的过程。2.12风险评价riskevaluation根据制定的工程风险分级标准和接受准则,对工程风险进行等级分析、危害性评定和风险排序的过程。2.13风险接受准则riskacceptancecriteria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对不同等级风险的可接受或可容忍的水平,可采用定性或定量的分级指标标准描述。2.14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对工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及其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对比排序的过程。2.15风险控制riskcontrol为降低工程风险损失所采取的处置对策、技术方案或措施等。2.16风险处置risktreatment风险规避的措施或方案,一般包括;风险消除、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四种方式。2.17风险记录riskregister对已识别的风险实施跟踪管理记录的过程,记录内容包括:风险名称、风险状态、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处置效果的描述等。2.18工程自身project指工程的自身结构及附属工程设施。2.19第三方thirdparty不参与工程建设,受到工程活动影响的周边区域环境、社会群体及人员等。3工程风险管理内容3.1概述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利后果或负面影响较多,主要类型包括经济损失、工期延误、人员伤亡、环境影响[包括自然环境、周围道路、房屋、管线、桥梁和其他已有建(构)筑物等]和社会影响(政治影响和治安影响等),实施地铁及地下工程的风险管理应尽可能合理、可行地降低上述不利后果或负面影响。3.2工程风险3.2.1定义若存在与预期利益相悻的损失或不利后果(即潜在损失),或由各种不确定性造成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损失,均称为工程风险。3.2.2风险属性风险属性包括: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