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6-1 调光灯结构示意图 实训项目 6 调光灯制作一、实训目的1.熟悉调光灯的电路结构及原理。2.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3.掌握故障的排除方法二、调光灯的组成电子调光灯由白炽灯、灯罩、波纹管、底座、球形旋钮、线路板、橡胶线夹、电源插头等组成,见图 6-1 所示。白炽灯的作用是将电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的器件,它主要由玻璃泡、灯丝、芯柱、灯头等组成。灯丝细而软,它的中间各点由铂丝钩支撑。灯丝两端由内导丝支撑,内导丝与压在玻璃芯柱内的杜镁丝焊接在一起,杜镁丝起着密封和导电的双重作用。杜镁丝的另一端与外导丝焊在一起,外导丝穿过灯头上的眼孔,用焊锡把它同眼片焊在一起,成为导电的触点。排气管与喇叭管封接处有一排气孔,在玻璃壳封口时将空气由此排出,并由此充人惰性气体。金属灯头用热固化焊泥同玻璃壳紧固在一起。灯罩有金属和塑料两种,起反射光线,避免眩光的作用。蛇皮管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弯曲,方便人们的使用,底座起支撑灯头和安装电子线路板及旋钮的作用。电子控制电路的器件安装在线路板上,通过转动旋钮,可以调节灯光的强弱。三、调光灯工作原理图 6-2 电子调光灯控制电路图图 6-3 电子调光灯控制电路的电压波形白炽灯的灯丝一般由很细的钨丝绕成螺旋形,它有很高的熔点(3680K)和很低的蒸发率,可以在很高的温度(2400 ~2600K)下长期工作。当电流通过它时,灯丝发热呈白炽状态而发光,所以白炽灯属于热辐射电光源。改变灯丝的电流就能改变灯泡的工作温度,白炽灯泡发光强度便发生变化。电子调光灯的发光强弱是通过电子电路使灯丝的电流变化而实现的。图 6-2 是电子调光灯电子控制电路的原理图。其中电源开关 S、白炽灯 EL、双向晶闸管 VT、电感 L:与电源构成主电路。如果 S 闭合且 VT 导通时,白炽灯便有电流通过,若 VT 不导通、白炽灯中就没有电流。微调电阻 RP1电位器 RP2、电阻 R1、电容 C2和双向二极管 VD 组成晶闸管VT 的触发电路。其中 RP1、RP2、R1和 C2组成 RC 相移电路。假定拆除 VD,C2两端的电压 U。滞后电源电压 U,角度 a,U、U,的波形如图 1-3 所示。当 RP,阻值调至最大时,滞后角度 α 最大,当 R7、阻值调至最小时,滞后角度 α 最小。将双向二极管连接上后,晶闸管就受移相电压的控制,当移相电压达到双向二极管的闹值电压 UT+和 UT-时,导通触发 VT 使其由关断状态转为导通状态,当输人电压变化到零电位时,双向晶闸管自动关断,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