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民营经济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民营经济具有产权清晰、风险自担、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机制灵活、市场适应性强等特点,与国有、集体经济一样,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对于进一步调整所有制结构,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扩大对外开放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加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我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基本情况近年来,青岛市民营经济呈现出规模膨胀、质量提高、作用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发展主要体现为十个特点:第一是发展速度较快。98 年以来,我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以年均 4.5%和 25.7%左右的速度增长。2002 年与 1998 年相比,私营企业增加了 1.9 万户、18.5 万人,分别翻了 1番、增长了 87.9%。到今年 6 月底,个体工商户已达 20 万户,私营企业达 4.5 万户。第二是规模实力逐步增强。民营经济增加值在 GDP 中的比重已经从 1998 年的 13%提高到2002 年的 26.3%,总量达 399 亿元。全市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则从 98 年的 63 万元提高到目前的 91 万元,总额从 154 亿元增长到 374.46 亿元,增长了 1.4 倍。注册资本 500 万元以上的规模私营企业达 1528 户,其中千万元以上的 517 户,过亿元的 5 户。私营企业集团从无到有,达 77 户,年产值或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私营企业已超过 40 户,免冠行政区划名称的私营企业集团 2 户。第三是效益、贡献提高。2002 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 454 亿元,销售总额650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12 亿元,分别是 1998 年的 11.6 倍、6.4 倍和 5.3 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已占全市总量的 52.98%。五年来,个私经济税收平均以 30%的速度增长,共完成 64 多亿元,其中 2002 年完成 20.87 亿元,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的两成。在就业方面功不可没。1997 年以来,通过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吸纳从业人员近 25 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 6 万多人。民营经济成为实施“再就业工程”重要渠道。第四是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目前,全市个体工商户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为 1:12:87,私营企业为 1:43:56,与 98 年相比,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个体工商户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私营企业则呈现出二、三产业并重的局面。部分私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