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年老师培育的几点思考老师是教育事业的主要力量。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合格的人才,培育德智体全面进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老师。”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迈进和教育事业的进展,每年都有大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充实到中小学老师队伍中来。这些刚参加工作的青年老师,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继承者和进展者,他们肩负着培育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所需人才的重任,他们的素养和能力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进展,对建设现代化强国所需要的人才培育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必须重视对他们的培育,实行积极有效的措施促其快速成长。一.要重视并且搞好岗前培训工作。一个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要从课桌旁迈步走上讲台,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看似简单,其实很不容易。特别是在目前不少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教学实际严重脱节的情况下,假如不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工作,或这项工作做得不好,那么,从课桌旁到讲台这非常短的距离就要花费非常长的时间,不太高的讲台也不容易登上去,即使牵强登上,也很难在上面站稳。就目前的新老师岗前培训工作情况来看,大体上还是让人满意的,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在组织管理、讲授内容、时间安排、评价尺度等方面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除此之外,我认为在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实践占的比重应该再大些,让新老师在实践中寻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这样,可以得到些实实在在的收获,也能为以后的进展明确努力的方向。二.德能素养常抓不懈。在青年老师队伍中,不乏德能方面出类拔萃者,但也存在有德无能、有能无德、无德无能之人。对于一个老师来说,德、能缺一就不合格。对于这些“先天不足”,校领导应该着眼未来,热情地关怀、帮助他们,提供尽可能的条件,组织多种形式促使其提高自己的德、能素养,切不可漠然视之,更不能弃之不管,应该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坚持下去。三.学校领导要做到“三给”。学校领导应该把青年老师的培育作为一件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实行适当的措施,制定计划和阶段性目标,做到“三给”:(1)给机会。要多给青年老师展露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利用机会来挖掘自身的潜力。(2)给动力。这种动力主要是精神的,优秀的领导者往往借助于不断的`鼓舞来激发青年老师的工作热情。(3)给时间。对青年老师的成才不能急于求成,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允许他们失败,给予他们奋斗进展的一定时间,四.发挥老老师的传、帮、带作用。老老师有着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