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据处理能力现状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数据作为探究实验中常见的记录手段,它简洁明了、客观。学生在分析整理数据等方面存在问题。利用数据的意识淡薄,能力薄弱。培育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沙溪镇第二小学三到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讨论,以期了解本校不同年级段学生对存在于科学实验教学中的数据的灵敏性及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整理提炼出农村小学生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误区及困难点,从而为更好地培育农村小学生的数据意识,找到引导农村小学生学会数据处理的方法提供依据。 二、调查对象、方法 这次调查是采纳问卷的方式进行的。发放问卷 200 份,收回196 份;对象为太仓市沙溪镇第二小学 3―6 年级的部分学生。 附:电磁铁调查问卷 小知识:1.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2.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时磁性消逝。 请认真阅读上述小知识并观察实验记录表后,回答下列问题。 1、当线圈圈数为 30 圈时,第二次实验吸引大头针的个数为 A:56 B:19 C:53 2、上表的实验数据中,你认为哪个实验数据出现了问题? A:56 B:16 C:19 3、当线圈为 10 时,你选择哪个实验数据 A:15 B:18 C:16 4、当线圈圈数为 20 圈时,你选择哪个实验数据 A:19 B:28 C:33 5、这张表格讨论的是之间的关系。 A:磁力和线圈圈数 B:大头钉个数和线圈圈数 C:磁力和大头钉个数 6、实验中我们改变的条件是。 A:电磁铁磁力 B:线圈圈数 C:大头钉个数 7、改变线圈圈数能否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 A:能 B:不能 C:不清楚 若能,是怎样影响的? 三、结果与分析 题 1 显示:学生遇到陌生数据,当给予一定启示时,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五六年级学生,正确率达到了 97.5%和 97.67。说明能够非常清楚地看清各个数据对应的内容。而三年级的学生由观察能力较弱。 题 2 显示:“另类”数据是在科学实验中常常会碰到的数据,它与“误差”不同,往往是由于实验者的错误操作或者实验仪器出现问题而造成的。像这一类的数据是不能作为实验最后结果的有力证据的。从上表来看,三年级的学生对这一类数据的出现并不理解。而四五年级对于此类数据已经有了一定的推断能力。六年级学生已经能够比较准确地找出实验中的“另类”数据。 题 3 显示:学生对于什么情况下,什么类型的数据才能用平均值来表示最后的结论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三四年级的学生明显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