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外华文文学复习提纲1.填空题 15 分2。多项选择题 5 题共 20 分3.简答题 2 题共 16 分4.材料分析题 2 题共 24 分5.论述题 1 题共 25 分绪论部分海外华文文学概论1、海外华文文学生成原因海外华文文学的作家绝大多数是从中国移居海外的华人,在他们进行文学创作时,他们体验着异域文化与本族文化的对比,他们在异域生存面临种种挑战,于是他们提起笔进行文学创作,他们采取文学创作的方式目的:(1)思乡抒怀:如《野生植物》、《春天,遂想起》(2)记录生存现状:如《野生植物》、《春天,遂想起》(3)感受异国文化:如《伦敦爱情故事》逐渐地,创作作家越来越多,作品也越来越多,进而成为一定的文学现象,故而生成了海外华文文学。2、海外华文文学定义海外华文文学,是指中国以外其他国家、地区用汉语写作的文学,是中华文化外传以后,与世界各种民族文化相遇、交汇开出的文学奇葩。3、海外华文文学主要特征(1)故土性(故乡性):展现中国经验与世界性的结合回望故土,失根漂泊,回归的渴望:余光中《乡愁》云鹤《野生植物》文本中体现对中华传统的固守:《龙子》《齐人老康》(2)融合性,沟通中外文化异族交往、生存困境等题材的写作语言的混杂性“出世仔”、番仔婆艺术技巧上的学习欧美华文文学(3)本土性:融入异域文化对当地景观、民族风俗、价值观、审美观、语言、服饰等方面的表现。语言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德士、巴士、波立(警察)、沙越哩(你好)、娘惹(侨生女子)等。4、中国意识指什么,有何具体表现(1)海外华人的“中国意识”“中国意识”涵盖所谓的“爱国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祖国”、“传统"、“炎黄文化”等词语群所包含的意义。身份批评:来源于外界的压力,首先是西方的入侵导致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增强,拯救中华的理想由此生发。移民海外更敏感于自己的民族身份;二战后各国或地区逐渐经历华侨到华人的身份变动;华侨更多民族意识,与爱国联系在一起;华人则更多趋向落地生根,与居住国紧密关联。在海外用汉语写作也是一种中国意识的体现.(2)文学中“中国意识"的表述①对乡土中国的书写:思乡、故土回忆、家园记忆、童年忆往等.个人性的“故乡图景”:有的是作家记忆中真实的故土,有的则是父辈祖上口述流传的故乡图景。大量的人文景观:出现乡土中国的符号书写,比如长江、黄河、长城、江南、唐山等。②对现实中国的关切:体现海外华人作家的知识分子责任感,对中国的变乱、前途表现出关...